倪凯茹 作品数:8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RNAi沉默Survivin基因抑制人鼻咽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RNA干扰沉默Survivin基因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在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Survivin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pGenesil-1-survivin经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人鼻咽癌CNE2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CNE2细胞,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效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以稳定转染细胞建立裸鼠荷瘤模型,观测瘤体积的变化,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pGenesil-1-survivin细胞转染百分率为(87.13±2.21)%;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Genesil-1-survivin组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抑制率分别为64.55%和51.24%,均较随机序列构建载体的阴性对照(pGenesil-1-NC)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下调(均P<0.05);MTT结果显示,pGenesil-1-survivin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较pGenesil-1-NC组和空白对照组降低(均P<0.05);体内实验表明,pGenesil-1-survivin组较pGenesil-1-NC组和空白对照组能有效抑制BALB/C裸鼠人鼻咽癌的生长(均P<0.05)。结论沉默Survivin基因可以有效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Survivin基因有望成为鼻咽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武炜 申咏梅 吾为一 黄宏 石怡珍 王巍 荣光 于喜龙 倪凯茹关键词:RNAI SURVIVIN 鼻咽癌 CNE2细胞 AFP、PIVKA-Ⅱ、Ferritin联合应用在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效能评价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价单独及联合应用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铁蛋白(Ferritin)指标在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个月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体检、门诊、住院患者的AFP、PIVKA-Ⅱ、Ferritin检测数值,按照临床诊断信息分为健康体检组(74例)、肝炎肝囊肿组(63例)、肝硬化组(40例)、腺瘤增生组(76例)及肝癌组(788例),比较各指标在各肝相关分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通过Passing-Bablok回归性分析及Kappa分析评价AFP与PIVKA-Ⅱ的应用特性。通过ROC曲线及Kappa分析比较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在诊断肝恶性肿瘤的效能。比较各指标对肝恶性肿瘤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3指标在各分组中的表达差异明显,AFP在健康人群阳性检出率为4.05%,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57.61%;PIVKA-Ⅱ在健康体检组阳性检出率为4.05%,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64.47%;Ferritin在健康体检组阳性检出率为12.16%,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34.90%。分析AFP与PIVKA-Ⅱ指标相关性,Y=0.0786 X+1.5675,线性度偏差显著;一致性分析,Kappa值为0.381,一致性一般。多指标联合应用在肝癌组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在腺瘤增生+肝癌组中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在肝癌诊断中,AFP、Ferritin、PIVKA-Ⅱ3项联检的灵敏度为88.96%,特异性为80.24%,高于单项目检测的灵敏度,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3项联检的灵敏度为82.52%,特异性为78.53%。3指标在肝癌治疗前后差异明显,AFP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4.11ng/mL下调至3.2ng/mL,Ferritin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244ng/mL下调至223ng/mL,PIVKA-Ⅱ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161mIU/mL下调至24.78mIU/mL;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前后数值差异,AFP:P<0.0247;Ferritin:P<0.4842;PIVKA-Ⅱ:P<0.0001,AFP、PIVKA-Ⅱ指标变化有更强的临床一致性和预后指导价值。结论3项传统肝癌检测指标在良恶性疾病中表达差异明显,其� 倪凯茹 高晨慧 颜士健 洪智慧关键词:异常凝血酶原 铁蛋白 肝癌 疗效监测 AFP、PIVKA-Ⅱ、Ferritin联合应用在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的效能评价 目的评价单独及联合应用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铁蛋白(Ferritin)指标在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个月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体检、门诊、住院患者的AF... 倪凯茹 洪智慧肺泡上皮细胞平足蛋白参与调控内毒素介导的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肺泡上皮细胞的平足蛋白(podoplanin, PDPN)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经气管内滴注于小鼠肺部造成急性肺损伤,观察并比较野生型小鼠和上皮细胞PDPN敲除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及肺泡灌洗液中的炎性指标。结果:野生型小鼠在滴注LPS 6 h 后,肺泡上皮细胞PDPN含量明显增高,说明LPS 在体内可诱导PDPN的表达。在LPS 滴注24 h 后,PDPN 敲除小鼠的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肺微血管充血扩张,肺间质增生严重,肺间质和肺泡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而野生型小鼠则无明显病理变化。与野生型小鼠相比,PDPN敲除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蛋白含量及总细胞数明显升高,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显著增高。提示肺泡上皮细胞PDPN基因的缺陷加剧内毒素所致的急性肺损伤。结论:肺泡上皮细胞PDPN在内毒素介导的急性肺损伤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姜江 荣光 谢展利 高晨慧 倪凯茹 石怡珍关键词: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 人附睾蛋白4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人附睾蛋白4(HE4)与传统肿瘤标志物相比,在肺癌诊疗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230例肺癌患者[男138例、女92例,年龄(61.1±12.3)岁]、96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男62例、女34例,年龄(60.2±14.8)岁;其中良性占位组43例,肺部感染组53例]及60名健康者[男40名、女20名,年龄(62.8±11.4)岁],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HE4、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55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E4蛋白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U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法分析数据。通过ROC曲线评估HE4及其他肿瘤标志物的诊断效能,不同AUC间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肺腺癌组织标本的HE4表达阳性率高于非腺癌[93.1%(27/29)和23.1%(6/26);χ2=28.01,P<0.001]。肺癌组血清HE4水平[70.70(51.93,109.05)pmol/L]高于良性占位组[59.80(48.20,73.50)pmol/L]及健康对照组[55.25(44.60,74.25)pmol/L],肺部感染组血清HE4水平[97.90(76.62,155.00)pmol/L]明显高于肺癌组[H=46.19,均P<0.008(Bonferroni校正法)]。血清HE4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分期及早期病理类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5.07~9.83,均P<0.05)。ROC曲线分析示血清HE4诊断肺癌的最佳界值为79.22 pmol/L,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41.30%(95/230)和83.33%(50/60),CA125与HE4表现出较高的诊断价值[AUCCA125(0.695)>AUCHE4(0.656)>AUCCEA(0.614)>AUCCYFRA21-1(0.599)>AUCProGRP(0.501)>AUCNSE(0.470)];6项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的AUC可达到0.750,诊断效能优于HE4(z=2.75,P=0.006)。结论肺腺癌组织HE4免疫组织化学呈高表达,血清HE4在肺占位的良恶性鉴别及患者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洋 杨洋 倪凯茹 黄宏 黄宏关键词:肺肿瘤 生物标记 肿瘤 新型分子探针^(89)Zr-DFO-G4C2监测PD-1表达水平的临床前研究 2024年 目的设计合成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新型分子探针^(89)Zr-去铁胺(DFO)-G4C2,探究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并行microPET/CT显像。方法DFO偶联抗PD-1单克隆抗体G4C2合成DFO-G4C2,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评估DFO-G4C2的亲和力及结合特异性。进行^(89)Zr标记,得到^(89)Zr-DFO-G4C2,分析其标记率及体外稳定性。建立PD-1表达阳性的CT26结直肠癌荷瘤小鼠模型,通过microPET/CT显像及体内生物分布探讨^(89)Zr-DFO-G4C2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并在4T1乳腺癌模型中验证该分子探针在不同肿瘤模型中显像效果。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DFO-G4C2亲和力常数KD值为(0.55±0.02)μmol/L,与小鼠PD-1蛋白的结合率为(61.82±8.49)%。^(89)Zr-DFO-G4C2的标记率为(98.76±0.51)%,在溶媒和人血清中放置144 h的标记率分别为(93.07±2.16)%和(83.42±3.21)%。CT26荷瘤小鼠microPET/CT显像示肿瘤组织有明显^(89)Zr-DFO-G4C2摄取,在注射后72 h肿瘤摄取值为(10.47±0.34)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而注射过量未标记抗体的阻断组的肿瘤摄取值为(6.26±1.03)%ID/g,明显低于实验组肿瘤摄取值(t=6.67,P=0.003)。体内生物分布结果与microPET/CT显像基本一致。4T1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microPET/CT显像结果与CT26模型相似。结论基于^(89)Zr-DFO-G4C2分子探针的免疫PET显像可以无创、可视化地评估肿瘤微环境中PD-1表达水平,有望成为一种用于PD-1抑制剂免疫治疗监测的分子影像学新技术。 朱怡蓉 孔维唯 尤嘉熙 倪凯茹 张兵 刘增礼 石怡珍 洪智慧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苏州地区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参考区间的建立 2024年 目的建立本实验室健康成人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的参考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实验室更换设备及试剂以来的TSGF测定值。采用颐兰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湖南新大陆试剂,对本地区442例18~60岁健康成人进行血清TSGF测定,将检测结果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分析各分组差异性并建立验证参考区间。结果442例健康人群结果经过正态分布检验和离群值检验后,剔除异常数据,按性别进行统计,男性为36.96(30.91,43.72)U/mL,女性为42.96(37.70,48.24)U/mL,女性组与男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4)。按照年龄分组,18~30岁组为37.46(30.97,43.52)U/mL,31~40岁组为38.01(32.37,43.43)U/mL,41~50岁组为42.85(36.39,48.76)U/mL,51~60岁组为44.48(37.11,48.98)U/mL,4个年龄组进行两两Mann-Whitney检验,18~30岁组与31~40岁组中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02),41~50岁组与51~60岁组中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7),其他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基于组间差异重新按照18~40岁,41~60岁分组并分别建立参考区间,考虑到实际应用,也建立了全年龄段参考区间。结论TSGF项目在本地区人群中性别差异不明显,但是存在年龄差异,建立18~40岁及41~60岁人群的参考区间,分别为0~54U/mL和0~61U/mL,全年龄段人群参考区间为0~58U/mL。 倪凯茹 高晨慧 荣光 石怡珍关键词:TSGF 抗米勒管激素和相关临床因素间关系的初步探索 2022年 目的初步探索健康女性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值与相关临床因素间的关系,建立并验证健康女性年龄和血清AMH值的相关方程。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602例检测血清AMH值且临床资料相对齐全的女性受试者资料,分为健康组(484名,20~52岁)和病例组(118例,20~42岁;月经失调者)。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健康组雌二醇(E2)、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体质指数(BMI)与AMH值间的关系;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孕产史对血清AMH值的影响。以健康组AMH数据为基础,建立AMH值预测方程。纳入检测AMH值的健康女性对方程进行内部(27名)和外部(37名)验证(符号秩检验)。另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病例组与相应年龄健康组AMH值间的差异。结果健康组女性血清AMH值与E2和T呈正相关(rs值:0.263和0.334,均P<0.001),与FSH、LH和BMI呈负相关(rs值:-0.515~-0.110,均P<0.05)。建立的健康女性AMH值预测方程为:LogAMH=-1.208+0.1×年龄-0.000042×年龄3(R^(2)=0.735,P<0.001)。内、外部验证示血清AMH实测值与预测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1.62和-1.52,均P>0.05)。将病例组(118例)和相应年龄段健康组(446名)分别分为<35岁及≥35岁亚组,在2个年龄亚组中,病例组血清AMH值均更低(t值:18.64和11.70,均P<0.001)。结论健康女性中,血清AMH值仅与部分临床因素有关。建立的血清AMH值和年龄间的适用方程有望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雷晨慧 倪凯茹 吴丽娟 颜士健 张弘 石怡珍关键词:抗苗勒管激素 卵巢功能试验 年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