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立新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公共空间
  • 1篇三旧改造
  • 1篇社区规划
  • 1篇公共开放空间
  • 1篇公共物品
  • 1篇公共物品理论
  • 1篇公益性
  • 1篇规划管理
  • 1篇边缘区
  • 1篇城市
  • 1篇城市边缘
  • 1篇城市边缘区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宋立新
  • 3篇周春山
  • 1篇欧阳理

传媒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热带地理
  • 1篇城市观察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价值问题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0年
"公共空间"概念既反映了西方政治价值观的变迁,也映射了城市空间功能的历史巨变和城市文化内涵的转变。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问题贯穿了西方社会空间哲学和社会发展史观的一系列核心价值领域。本文系统回顾了西方政治哲学和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于公共空间价值问题的认知与思考,并结合对当代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变迁的分析,提出了公共空间的价值危机问题和在"社区"组织框架内重建公共空间的地方文化价值的可能性。
宋立新宋立新
关键词:公共空间
“三旧”改造中的公益性项目供给机制研究——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思考被引量:11
2011年
2008年底,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共同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合作协议》,"三旧"改造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三旧"改造已实施两年多,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改造中诸如历史文化遭到破坏、开发强度过高、拆迁利益冲突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以"公共物品"为视角,重点关注"三旧"改造中公益性项目配套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借鉴西方经济学"公共物品理论",探讨了公益性项目在"三旧"改造中得以有效供给的机制。
宋立新
关键词:公共物品理论
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的价值、困境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对于城市边缘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促进城乡融合、控制城市空间蔓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国内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的现状、困境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城市公共物品开发管理及空间配置不均衡、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城乡规划对非建设用地管理的缺失等,带来了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不断被侵蚀、或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及设施建设和保护的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公共开放空间用地产权的公共属性、建立社区为主体的公共空间建设模式、加强对城市边缘区非建设用地管理等。
宋立新周春山欧阳理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管理
基于公共空间价值建构的社区规划——以广州北京街3个传统社区为例被引量:9
2013年
在公共空间价值研究中,社会行动理论提出基于"场域"空间结构化的社会行动研究框架,并为公共空间价值建构提供了实践论方法。在西方国家出现的公共空间价值危机背景下,社区逐渐成为构建公共空间价值的重要载体,社区规划因其社会行动本质,逐步成为重构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社区规划的实践作为城市规划制度体系框架之下的局部探索创新,很难适应公民社会背景下不断成长的社区行动需要。本文借鉴新制度主义理论,以广州市北京街盐运西、流水井、龙藏3个传统文化社区为实证研究对象,从"组织"和"场域"两个分析视角,探讨社区运行空间构建和社区振兴行动方法,试图搭建我国面向公共空间价值需求的社区规划体系。研究显示,上述社区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社区异质性加深、社区资本降低、社区行动障碍等问题,建设更包容开放、更有活力的可持续社区则成为社区居民的普遍愿望和需求。
宋立新周春山
关键词:公共空间社区规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