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美俊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东部凹陷
  • 1篇油气
  • 1篇油气成藏
  • 1篇碳同位素
  • 1篇碳同位素组成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组成
  • 1篇盆地
  • 1篇盆地东部
  • 1篇辽河盆地
  • 1篇辽河盆地东部...
  • 1篇凹陷
  • 1篇成藏

机构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篇王延山
  • 1篇王铁玲
  • 1篇李美俊
  • 1篇任平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年份

  • 1篇200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被引量:8
2003年
通过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原油的饱和烃、芳烃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原油同位素类型和单体烃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 ,发现整个东部凹陷原油及其组分的碳同位素值偏重 ,指示其源岩有机质中藻类和低等水生生物的贡献较少 ;饱和烃—芳烃的碳同位素值关系揭示东部凹陷大部分原油样品与沙河街组沙三段烃源岩的特征相近 ,而南部和北部地区少数样品表现出负的碳同位素异常 ,与该区中生界源岩样品的接近 ,推测原油中可能混入了中生界来源的油气。南部地区各样品的碳同位素类型曲线和单体烃的碳同位素曲线均相似 ,揭示了两者具相同的油气来源。北部地区各原油样品的单体烃的碳同位素类型曲线间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 ,但茨榆坨地区的原油样品的碳同位素值比牛居地区的系统偏轻 ,可能是成熟度相对较低引起的 ,表明茨榆坨地区原油具有早期成藏的特征。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是研究油气来源和成藏特征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
李美俊王延山王铁玲任平
关键词:碳同位素组成油气成藏东部凹陷辽河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