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晚杨

作品数:2 被引量:44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新型聚氨酯
  • 1篇塑料
  • 1篇碳纤维
  • 1篇泡沫塑料
  • 1篇聚氨酯
  • 1篇聚氨酯泡沫
  • 1篇聚氨酯泡沫塑...
  • 1篇混凝土
  • 1篇改性
  • 1篇改性剂
  • 1篇保温
  • 1篇保温材料

机构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作者

  • 2篇牛晚杨
  • 1篇曾尤
  • 1篇范兆荣
  • 1篇刘运学
  • 1篇翟玉春
  • 1篇王晴
  • 1篇谷亚新
  • 1篇佟钰
  • 1篇田鑫
  • 1篇朱长军

传媒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短切碳纤维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实验与分析被引量:34
2015年
为探究短切碳纤维对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影响机制,以C40和C50矿渣水泥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短切碳纤维长度和掺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特别是与不掺纤维混凝土的强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加入可使混凝土的力学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抗折强度的增长最为明显,劈拉强度次之,而抗压强度比的增幅相对最小,在高纤维掺量时抗压强度甚至低于不掺纤维混凝土;纤维长度的增大对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增长更为有利,在低强度等级(C40)混凝土中的表现更为明显。力学分析认为,随机分布的短切碳纤维可显著提高混凝土对劈裂或弯折式破坏的抵抗作用,但对受压时所发生的剪切式破坏却难以发挥明显效果。
佟钰田鑫朱长军曾尤牛晚杨王晴
关键词:碳纤维混凝土
新型聚氨酯保温材料的研制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蔗糖聚醚为主要原料,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醇解后的产物为改性剂,同时添加其它助剂制成新型聚氨酯保温材料。系统地研究了改性剂的种类及用量对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等性能的影响,以及对发泡时间、固化时间的影响。制备的保温材料成本低,性能好,非常适合作为屋面保温材料。
刘运学牛晚杨范兆荣谷亚新翟玉春
关键词: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材料改性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