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伟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症
  • 1篇人文
  • 1篇人文课程
  • 1篇人文素质
  • 1篇扫描电镜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人
  • 1篇社会人文
  • 1篇生物材料
  • 1篇酸血症
  • 1篇葡萄球菌
  • 1篇葡萄球菌属
  • 1篇球菌
  • 1篇钛表面
  • 1篇文献复习
  • 1篇哮喘
  • 1篇哮喘患儿
  • 1篇疗效

机构

  • 4篇潍坊市益都中...
  • 1篇潍坊护理职业...

作者

  • 4篇王明伟
  • 2篇王善涛
  • 1篇房有福
  • 1篇赵光宗
  • 1篇魏守刚
  • 1篇李华壮

传媒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教育界(高等...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职护理院校护理专业社会人文课程设置的调查与思考
2017年
目的:调查我省高职护理院校护理专业社会人文课程设置的情况,为今后高职高专院校社会人文课程的优化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问卷调查。结果:实用人文社会课程的开设越来越受到在岗护理人员的积极提倡。结论:临床护理工作迫切需要具有较高社会人文素养的护生加入到临床护理岗位工作中,以便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王友刚马长松王明伟
关键词:人文素质
SOCS5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患儿治疗效果及肺功能的关系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5(SOCS5)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患儿治疗效果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80例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测定SOCS5基因3个不同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哮喘组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治疗,对比不同疗效患儿携带的SOCS5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不同SOCS5基因型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差异。结果哮喘组SOCS5基因rs6737848位点携带C等位基因、CC基因频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健康组SOCS5基因rs41379147位点、rs3768721位点携带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治疗结果,哮喘组患者被分为疗效良好组(52例)和疗效不良组(28例)。疗效不良组SOCS5基因rs6737848位点携带C等位基因、CC基因型频率高于疗效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不良组、疗效良好组SOCS5基因rs41379147位点、rs3768721位点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OCS5基因rs6737848位点携带CC基因型是哮喘发病和疗效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3个月后,哮喘组SOCS5基因rs6737848位点携带GG基因型的患儿治疗的FEV1、FEV1/FVC、PEF水平高于CG基因型,CG基因型患儿FEV1、FEV1/FVC、PEF水平高于CC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CS5基因rs6737848位点多态性与哮喘发生、疗效及肺功能密切相关,其中携带CC基因型可增加哮喘发生风险、降低疗效。
王明伟王善涛房有福
关键词:哮喘疗效肺功能
丙酸血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王明伟魏守刚
纯钛表面纳米银涂层构建方法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性能的影响
2018年
背景:纳米银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制成的新型抗菌材料,理化性能稳定,且在电学、光学、催化方法性能较高,但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性能颇有争议。目的:探讨纯钛表面纳米银涂层构建方法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性能的影响。方法:(1)纯钛表面纳米银涂层的构建:以羟基磷灰石及银粉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将混合物进行球磨后保证颗粒能达到纳米级;(2)抗菌性能观察: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象,采用最小抑菌浓度试验测定纯钛表面纳米银涂层构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振荡培养时的抑菌浓度值,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经不同质量浓度纯钛表面纳米银涂层处理后葡萄球菌结构。结果和结论:(1)纳米银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与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一般形态表面涂层相对均匀。纳米银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颜色略呈白色但是略带黄,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钛片呈白色,涂层表面毛糙,结合牢固,均未见涂层剥脱;(2)纳米银组在37℃静态培养与37℃振荡培养抑菌能力,均高于羟基磷灰石组(P<0.05);(3)纳米银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在7,10,30 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600 nm吸光度值均低于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P<0.05);(4)与羟基磷灰石涂层相比,纳米银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细胞颜色变浅,存在破裂死亡的细胞,并且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减少,存在大量空泡;(5)结果提示:以20∶1比例的微米羟基磷灰石与微米银球磨经水浴、超声及热处理后成功构建纳米银涂层,该涂层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能发挥优越抗菌效果。
王复超王明伟李华壮王善涛赵光宗
关键词:葡萄球菌属纳米银抗菌材料生物材料扫描电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