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雪飞

作品数:5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胁迫
  • 3篇粳稻
  • 3篇寒地
  • 3篇寒地粳稻
  • 3篇旱胁迫
  • 3篇干旱
  • 3篇干旱胁迫
  • 2篇盐胁迫
  • 2篇孕穗
  • 2篇孕穗期
  • 2篇水稻
  • 2篇穗期
  • 2篇脯氨酸
  • 2篇干物质
  • 2篇干物质积累
  • 2篇Γ-氨基丁酸
  • 2篇氨基丁酸
  • 2篇产量构成因素
  • 1篇氧化酶
  • 1篇水杨酸

机构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田雪飞
  • 4篇贾琰
  • 4篇赵宏伟
  • 3篇沙汉景
  • 3篇于美芳
  • 2篇王新鹏
  • 1篇李艳玲

传媒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形成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干旱缺水是限制水稻产量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为探讨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形成影响,选用耐旱型品种东农425和干旱敏感型品种松粳6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结合人工控水方式于孕穗期控制土壤水势至0、-10、-25和-40 k Pa,处理21 d后恢复正常灌溉。研究孕穗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干旱胁迫导致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均随土壤水势降低而下降。成熟期不同器官干物质分配表现为籽粒>茎鞘>叶,茎鞘干物质和源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及源/库随干旱程度上升而增加,而籽粒干物质分配比例与其相反。抗旱性强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有较强物质积累优势,贮藏物质转运能力明显高于抗旱性较弱品种。干旱胁迫使枝梗性状下降,对枝梗性状影响表现为二次枝梗>一次枝梗。干旱胁迫下寒地粳稻由于每穴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显著降低造成产量显著下降,降幅随土壤水势降低而逐渐上升。
赵宏伟田雪飞于美芳沙汉景贾琰李艳玲
关键词:干旱胁迫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因素
外源水杨酸、脯氨酸和γ-氨基丁酸对盐胁迫下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8
2017年
水杨酸(SA)、脯氨酸(Pro)和γ-氨基丁酸(GABA)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抵御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三者复配对盐胁迫下水稻产量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文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SA、Pro和GABA复配剂与盐胁迫下水稻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频数分析获得SA、Pro与GABA复配优化组合方案。结果表明,二次模型拟合较好,对盐胁迫下水稻产量的影响程度为SA>GABA>Pro,SA与GABA,Pro与GABA之间交互作用对盐胁迫下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模拟寻优获得提高盐胁迫下水稻产量10%以上的最佳复配组合为SA 0.44~0.51mmol L–1、Pro 27.63~31.20 mmol L–1、GABA 3.55~4.28 mmol L–1。外源SA、Pro与GABA单剂和复配剂对盐敏感品种牡丹江30的调控作用大于耐盐品种龙稻5号。SA或Pro与GABA复配对盐胁迫下水稻产量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而SA与Pro复配效果与品种耐盐性差异有关。SA、Pro和GABA三者复配效果优于两两复配,任意单剂与其他2种外源物质复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均存在协同作用。
沙汉景胡文成贾琰王新鹏田雪飞于美芳赵宏伟
关键词: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盐胁迫水稻
脯氨酸和γ-氨基丁酸复配对盐胁迫下水稻抗氧化系统的调控效应被引量:10
2017年
盐胁迫是限制水稻生长和产量非生物胁迫之一,脯氨酸(Pro)和γ-氨基丁酸(GABA)作为逆境条件下渗透调节物质,在抵御盐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文章以耐盐水稻品种龙稻5和盐敏感品种牡丹江30为试验材料,研究分蘖期、孕穗期叶面喷施外源Pro和GABA单剂及复配剂对盐胁迫下水稻抗氧化系统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水稻功能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CAT以及A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水稻产量下降;分蘖期或孕穗期喷施外源物质单剂和复配剂均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功能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和产量,降低MDA含量;Pro和GABA复配在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功能叶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增产方面表现协同增效作用;分蘖期喷施效果优于孕穗期,对盐敏感品种牡丹江30的调控作用大于耐盐品种龙稻5。
赵宏伟胡文成沙汉景贾琰田雪飞
关键词:水稻盐胁迫抗氧化酶脯氨酸Γ-氨基丁酸
分蘖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为了探讨分蘖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机理及其耐旱机制,以东农425(耐旱型)和松粳6号(干旱敏感型)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方式于分蘖期控制土壤水势至0 k Pa(对照)、-10 k Pa(轻度干旱)、-25 k Pa(中度干旱)、-40 k Pa(重度干旱),依次记为A0、A1、A2、A3。处理21 d后复水,研究分蘖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叶面积、光合特性、叶绿素总含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干旱胁迫导致叶面积减小、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均随土壤水势降低而下降。同时,干旱处理期间寒地粳稻功能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值均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下降,但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却与其相反。干旱胁迫下寒地粳稻产量显著下降,且下降幅度随土壤水势降低而逐渐增大。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大量降低造成产量显著下降,说明分蘖期干旱胁迫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低土壤水势造成了寒地粳稻库容量或单位面积颖花量的大量降低。与A0(对照)相比,A1、A2和A3下松粳6号产量降幅分别为13.87%、20.87%和32.51%;而东农425分别为10.58%、15.21%和25.52%,均显著低于松粳6号,且耐旱型品种东农425始终保持较高光合生长能力。本研究结果为寒地粳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于美芳王新鹏段云轩田雪飞贾琰赵宏伟
关键词:干旱胁迫光合特性产量构成因素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形成机理的影响
黑龙江省是我国粳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其水稻产业的稳定发展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水资源紧缺,黑龙江省又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干旱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干旱胁迫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程度...
田雪飞
关键词:寒地粳稻干旱胁迫干物质积累作物生理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