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小军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3篇入路
  • 2篇髂腹股沟
  • 2篇髂腹股沟入路
  • 2篇髋臼
  • 2篇内固定
  • 2篇股骨
  • 2篇关节
  • 2篇腹股沟
  • 1篇弹性钉
  • 1篇性关节炎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入路治疗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瘦素
  • 1篇瘦素基因
  • 1篇宁夏回族
  • 1篇盆骨

机构

  • 8篇宁夏回族自治...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罗小军
  • 6篇杨亚军
  • 5篇马涛
  • 4篇岳建明
  • 3篇温鹏
  • 3篇樊涛
  • 3篇郝斌
  • 2篇姚占川
  • 2篇杨晓宇
  • 2篇马锋
  • 2篇万钧
  • 1篇靳丁丁
  • 1篇赵飞
  • 1篇马晓军
  • 1篇沈佳
  • 1篇金群华
  • 1篇汪玉海
  • 1篇蒋丽艳
  • 1篇马涛

传媒

  • 3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近期疗效被引量:37
2021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19例,采用传统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和B组(15例,采用FNS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侧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等;术后常规行X线片、CT检查评估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情况,并测量患侧较健侧股骨颈短缩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A、B组分别有1例患者骨折复位不满意,其余患者均获满意复位,两组骨折复位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95,P=0.854)。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9,P=0.064);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透视次数显著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A组1例术后3个月退钉,骨折无明显骨痂形成外,两组其余患者骨折均达临床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7,P=0.899);两组均无股骨头坏死发生。末次随访时,X线片检测示A、B组分别有4例和2例发生股骨颈短缩。两组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6,P=0.346)。结论 FNS治疗股骨颈骨折创伤小,与空心螺钉内固定相比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可获得满意近期疗效。
杨亚军马涛张小钰罗小军樊涛汪玉海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
弹性钉和接骨板治疗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对比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弹性钉和接骨板治疗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腓骨多段骨折病例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19~51岁,平均(35.4±4)岁。完善相关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在伤后5h~7d,22例行弹性钉治疗(A组),16例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B组)。术后病例随访,行X线片检查、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指标。结果 A、B两组在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钉治疗腓骨多段骨折相对于锁定接骨板,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优良的腓骨骨折治疗方法。
岳建明杨亚军郝斌罗小军马涛温鹏
关键词:腓骨骨折弹性钉接骨板
股骨粗隆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Evans-Jenson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型人工股骨头(Great trochanter fracture,G.T.F.)置换术治疗高龄Evans-Jenson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2月,共收治高龄Evans-Jenson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其中内固定失败1例,男4例,女8例,年龄75~86岁,平均79.5岁。所有患者均行G.T.F.置换术。结果病例除1例失访外其余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9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病人均术后3周下地,未发生关节脱位及各种并发症。结论对年龄75岁以上,患有骨质疏松,Evans-JensonⅢ型粉碎性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股骨粗隆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是可行有效的。
岳建明郝斌杨亚军万钧罗小军赵飞靳丁丁温鹏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腹直肌旁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体会
2022年
目的探讨腹直肌旁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在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的髋臼双柱骨折21例(A组)、采用腹直肌旁入路治疗的髋臼双柱骨折17例(B组)患者资料,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按照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等。结果A组7例解剖复位,11例复位满意,3例复位不满意,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为(15.81±1.44)分。B组4例解剖复位,10例复位满意,3例复位不满意,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为(15.30±1.57)分。A、B 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骨折复位、髋关节功能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在手术切口长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直肌旁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在治疗髋臼双柱骨折临床应用中,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二者无明显优劣之别。
杨亚军蒋丽艳姚占川樊涛罗小军马涛马锋
关键词:髋臼髂腹股沟入路
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在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及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21例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复位效果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较,采用改良Stoppa入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P<0.05),术后1周VAS评分髂腹股沟入路组明显高于改良Stoppa入路组(P<0.05)。在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骨折复位效果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Stoppa入路组明显优于髂腹股沟入路组。结论与传统髂腹股沟入路相比,改良Stoppa入路缩小了手术切口、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在显露髋臼四边体以及高位耻骨支和双侧骨盆髋臼损伤方面更具优势,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效果更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甲升姚占川岳建明杨晓宇罗小军郝斌杨亚军樊涛马涛
关键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髂腹股沟入路改良STOPPA入路
老年髋部骨折771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5岁及以上髋部骨折患者771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前状况、致伤因素、入院前及术前有无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1年内死亡率。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71例,以跌倒(82.23%)为主要致伤因素,女性患者跌倒、滑倒的发生高于男性(P <0.05),男性患者高处坠落、车祸伤发生高于女性(P <0.05);术前患有合并症者658例(85.34%),合并症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术后1年内死亡率为17.77%,准备时间<2 d组死亡率为12.03%,> 2 d组死亡率为19.25%,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期手术可以缩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及术后死亡率,快速康复。
马晓军万钧马锋温鹏罗小军马涛杨亚军岳建明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人并发症骨质疏松
外侧延长入路和跗骨窦入路联合内侧撑开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比较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比较经典的外侧延长入路与跗骨窦入路联合内侧支撑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00例伴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跗骨窦入路联合内侧撑开技术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外侧延长入路患者6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临床功能,采用X线片及CT检查测量B9hler角、Gissane角与跟骨内翻角评估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中均达到了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10周。观察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AOFAS踝-后足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并发症2例(5.0%),对照组13例(21.7%),观察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9,P=0.022)。两组患者术后B9hler角、Gissane角与跟骨内翻角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间比较仅有跟骨内翻角矫正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采跗骨窦入路相对外侧延长入路可能会减少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联合内侧牵引技术有助于矫正跟骨内翻畸形。
马涛罗小军杨晓宇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
宁夏回族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与瘦素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对瘦素(LEP)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回族人群膝骨性关节炎(OA)的相关性研究,探讨LEP基因与膝OA易感的关系,以进一步了解膝OA发病机制并提供防治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148例兼具原发症状和影像证据、不相关的宁夏回族膝OA患者和155例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对照人群,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技术,对LEP G2548A位点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别行拟和优度χ~2检验,并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两个位点不同基因型对膝OA发生风险率的影响。结果:两组间的性别及年龄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经拟合优度χ~2检验结果发现LEP G2548A位点的P>0.05,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膝OA组LEP G2548A位点AG/GA+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EPR A668G位点AG/GA+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和对照组存在差异(P=0.047和P=0.017)。结论:LEP G2548A位点的多态性与宁夏回族人群中膝OA易感性相关,有利于宁夏回族膝OA发病的危险预测和早期防治。
马晓军马晓军沈佳罗小军金群华
关键词:瘦素病例对照研究骨性关节炎回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