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云龙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米粒
  • 3篇木质素
  • 3篇纳米粒
  • 3篇活性
  • 2篇淀粉
  • 2篇多孔淀粉
  • 2篇新能源
  • 2篇溶出
  • 2篇生物利用度
  • 2篇能源
  • 2篇青蒿
  • 2篇青蒿素
  • 2篇籽油
  • 2篇微粉化
  • 2篇微球
  • 2篇粒径
  • 2篇牡丹籽油
  • 2篇节能
  • 2篇节能减排
  • 2篇抗氧化

机构

  • 13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13篇葛云龙
  • 11篇赵修华
  • 10篇祖元刚
  • 4篇李汶罡
  • 3篇孙晓莉
  • 3篇李永
  • 3篇王卫国
  • 2篇赵雪
  • 2篇李娜
  • 2篇杨逢建
  • 2篇祖述冲
  • 2篇刘影
  • 1篇李媛媛
  • 1篇钟晨
  • 1篇祖畅
  • 1篇张印
  • 1篇隋广超
  • 1篇刘阳阳
  • 1篇刘艳杰
  • 1篇吴铭芳

传媒

  • 6篇植物研究
  • 2篇中草药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19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临界技术在植物活性成分微粉化方面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综述20年来超临界技术在植物活性成分微粉化方面的应用进展,简要说明微粉化植物活性成分的表征方法、特点及发展前景。
赵修华刘影葛云龙祖元刚王卫国李娜
关键词:微粉化植物活性成分
苏籽油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溶解度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2016年
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分别探讨压力、温度对苏籽油溶解度及得率的影响,利用Chrastil方程对不同萃取条件下苏籽油溶解度进行模型拟合,并利用GC-MS技术对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和索氏提取得到的苏籽油进行脂肪酸成分分析,并利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测定苏籽油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苏籽油溶解度与得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相同压力下,苏籽油溶解度与得率随温度增大而减小;在313 K,35 MPa条件下,溶解度S最大为16.68 g/L,并得到以温度(T)和CO_2密度(ρ)为相关因素的苏籽油溶解度模型方程;苏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且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苏籽油组分差异不大,超临界萃取与索氏提取得到的苏籽油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_(50)值分别为22.66、27.76 mg/m L。
刘阳阳赵修华祖元刚葛云龙李媛媛吴铭芳
关键词:溶解度DPPH
微粉化反式肉桂酸的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与表征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以乙醇做溶剂,超纯水作为反溶剂,HPMC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反式肉桂酸(TCA)微粉,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TCA微粉颗粒大小和形貌的主要影响因子(沉积时间、药物质量浓度、溶剂与反溶剂比、表面活性剂用量、搅拌强度)进行考察。方法分别利用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质谱分析(LC-MS)、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DSC)、溶出度对所得TCA微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获得的TCA纳米粒为球形,平均粒径为130 nm;纳米化后的TCA质量分数由99.0%提高至99.8%,溶出速率是原药的1.67倍。结论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TCA超微粉,能够提高TCA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分散性,为进一步的制剂开发提供基础。
赵修华刘影王卫国李娜葛云龙李永祖元刚
关键词:超微粉溶出度抗氧化生物利用度
一种牡丹籽油的脱酸精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丹籽油的脱酸精制方法,包括: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所述牡丹籽原油进行萃取,得到精制牡丹籽油;所述萃取的压力为15Mpa~25Mpa,萃取的温度为60℃~80℃。本发明控制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使得超临界二氧...
赵修华葛云龙祖元刚祖述冲
文献传递
不同pH值与电位耦合对牛血清白蛋白包被酒石酸长春瑞滨纳米粒制备工艺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在反溶剂法制备纳米粒过程中,pH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在不同酸碱环境下运用反溶剂法制备牛血清白蛋白包被酒石酸长春瑞滨纳米粒,进而借助于电位耦合作用来研究纳米粒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当pH=4.5至7.5时,酒石酸长春瑞滨和牛血清白蛋白带有异种电荷,而当pH=2.5,3.5,8.5,9.5时它们均带有同种电荷。当pH=7.5时,牛血清白蛋白带有负电荷即-8.52 mV,酒石酸长春瑞滨带有正电荷即+4.48mV。此时得到牛血清白蛋白包被酒石酸长春瑞滨纳米粒粒径为193.3 nm,Zeta电位为-30.86 mV,而且在该pH下对纳米粒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最终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达到了45.6%和90.6%。
李永赵修华祖元刚葛云龙王卫国
关键词:酒石酸长春瑞滨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粒径电位
3种木质素的主要理化性质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介绍了木质素、碱木质素和铵化木质素的制备方法,且对这3种木质素的比重、钠元素含量、X射线衍射、热重、溶解度等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铵化木质素不含有碱金属钠,同时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即铵化木质素解决了纯木质素难溶于水的问题,又解决了碱木质素与柴油乳化后对柴油发动机汽缸内的损坏和长期使用会存在积炭的风险。这说明铵化木质素与木质素和碱木质素相比更适于同柴油乳化混合,实现传统化石能源的添加剂,铵化木质素为我国林木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和替代能源开发提供了一条潜在的途径。
葛云龙赵修华祖元刚李汶罡李永孙晓莉
关键词:木质素碱木质素理化性质
木质素柴油经济与动力性评价
2016年
对符合国家标准GB252.2000(轻柴油》的木质素柴油的经济动力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动机全负荷速度特性对比试验表明:木质素柴油和0号柴油的实测功率和扭矩基本相当;按照木质素柴油中纯柴油量折算则木质素柴油比0号柴油节油,平均节油率为10%~15%;发动机负荷特性对比试验表明:木质素柴油和0号柴油的在相同扭矩下,按照木质素柴油中纯柴油量折算则木质素柴油比0号柴油节油,平均节油率为10%。15%。发动机自由加速工况下排放对比试验表明:木质素柴油与0号柴油的尾气排放未见统计学差异。本文对木质素柴油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李汶罡孙晓莉葛云龙赵修华祖元刚
关键词:木质素发动机新能源台架试验节能减排
姜黄素纳米粒冻干粉的反溶剂法制备工艺优化及溶出特征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优化姜黄素(Cur)纳米粒冻干粉(CNLP)制备工艺。方法以丙酮作为溶剂,去离子水作为反溶剂,聚山梨酯-80(P80)作为表面活性剂,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通过反溶剂法制备CNLP,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进行CNLP制备工艺的优化。影响CNLP粒径大小的因素有Cur质量浓度、溶剂与反溶剂体积比、表面活性剂用量、沉积时间、搅拌速率、冻干保护剂用量;得到的CNLP与原粉进行饱和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对比实验。结果制备CNLP最优工艺为Cur质量浓度8mg/m L、溶剂与反溶剂比1∶5、表面活性剂用量0.05%、沉积时间5 min、搅拌速率400 r/min、冻干保护剂甘露醇与Cur质量比4∶1;获得的CNLP平均粒径大小为(172.2±4.6)nm;CNLP复溶液Zeta电位为(-19.7±3.7)m V;SEM图谱显示Cur原粉呈不规则的大块状,粒径在20μm左右。CNLP呈不规则的均匀块状结构,粒径在170 nm左右,与原粉相比粒径明显减小。从以上CNLP的形态来看,由激光粒度仪测得的CNLP平均粒径是基本一致的。通过饱和溶解度检测,在去离子水中,CNLP的饱和溶解度是原粉的41.32倍;在人工胃液中,CNLP饱和溶解度是原粉的1.74倍;在人工肠液中,CNLP饱和溶解度是原粉的4.11倍。通过溶出度检测,在去离子水中,CNLP的溶出速率是原粉的14.51倍;在人工胃液中,CNLP的溶出速率是原粉的2.33倍;在人工肠液中,CNLP的溶出速率是原粉的44.79倍。结论反溶剂法制备的CNLP可以改善Cur水溶性,有利于提高Cur的生物利用度。
葛云龙赵修华祖元刚张印祖畅刘艳杰
关键词:姜黄素纳米粒冻干粉粒径体外溶出
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溶出、生物利用度和组织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探讨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ART-PS)在体外溶出实验中,相比于青蒿素原药的溶出效果以及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组织分布规律。在体外溶出实验中,分别在水、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三种溶出介质中,与青蒿素原药的溶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在体内生物利用度实验中,通过对18只大鼠分别灌胃青蒿素原药与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后,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考察药物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和代谢差异。在组织分布规律的研究中,对98只大鼠分别灌胃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和青蒿素原药,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大鼠心、肝、脾、肺、肾、脑,共6个组织器官中的药物浓度。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体外溶出率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分别是青蒿素原药的4.04、3.59和3.82倍。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青蒿素原药,生物利用度提高为青蒿素原药的2.90倍。在组织分布的结果中,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和青蒿素原药都主要分布在心脏和肝脏中,其中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在不同时间各个组织中的相应含量都比原药高。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相比于青蒿素原药,在体外的溶出效果更好,在体内的吸收释放效果更佳,在各组织器官中的药物含量明显高于原药,为解决青蒿素因难溶于水而在实际应用中受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赵雪杨逢建葛云龙王玲玲李汶罡邓怡平赵修华
关键词:青蒿素溶出生物利用度
一种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属于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牡丹种子进行脱壳、粉碎,得到牡丹种仁粉;2)将步骤1)所述牡丹种仁粉和酶制剂水溶液混合,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3)对步骤2)所述酶解...
祖元刚赵修华葛云龙祖述冲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