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冰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氨基酸
  • 2篇赤霉
  • 2篇赤霉素
  • 1篇休眠
  • 1篇休眠原因
  • 1篇液肥
  • 1篇有机液肥
  • 1篇枝叶
  • 1篇枝叶生长
  • 1篇植物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理生态研究
  • 1篇生理响应
  • 1篇生态研究
  • 1篇喷施
  • 1篇蔷薇
  • 1篇蔷薇属
  • 1篇蔷薇属植物
  • 1篇种子
  • 1篇催芽

机构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篇邓光华
  • 4篇谢冰
  • 3篇刘玮
  • 1篇许杜意
  • 1篇葛红
  • 1篇倪国平
  • 1篇邹贵武

传媒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西林业科技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叶赤楠对赤霉素和氨基酸有机液肥联合喷施的生理响应被引量:2
2017年
赤霉素和氨基酸能够调控植物多种生理过程。为从生理的角度探究如何改善三叶赤楠栽培过程中的枯枝问题,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氨基酸联合喷施对三叶赤楠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氨基酸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不显著外,喷施赤霉素和氨基酸都能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植物叶片色素含量,且二者对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b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2)除个别处理外,喷施赤霉素和氨基酸均能显著提高SOD和POD活性,二者交互作用对POD活性影响显著;(3)赤霉素、氨基酸联合喷施在绝大多数处理中均能显著提升叶片全氮、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并且增强根系活力。除叶片全氮含量在氨基酸浓度最高时提升最多外,所有的抗性生理指标均在中等氨基酸和赤霉素浓度(氨基酸4 m L/L,赤霉素100 m L/L,即T5处理)时提升效果最佳。三叶赤楠对于赤霉素、氨基酸联合喷施的这种响应对于延迟其叶片衰老、增强抗性,解决枯枝现象具有积极作用,在三叶赤楠的养护栽培过程中具有实际意义。
邹贵武谢冰邓光华刘玮
关键词:赤霉素氨基酸生理响应
蔷薇属植物种子休眠原因及催芽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8年
蔷薇属植物种子普遍具有综合性深休眠特征,果皮和种皮内含有较高水平的ABA,可能是导致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其休眠特性,催芽方法有:酸蚀裂口、激素浸种、低温层积等。
许杜意邓光华葛红谢冰
关键词:蔷薇种子休眠原因催芽
赤霉素和氨基酸对三叶赤楠(Syzygium grijsii)枝叶生长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氨基酸和赤霉素混合喷施对三叶赤楠枝条、叶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赤楠的生长曲线呈现双峰状,春秋季各有一生长高峰。氨基酸和赤霉素两者间交互作用显著,对三叶赤楠枝条和叶片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氨基酸对于三叶赤楠生长的促进作用有限,在观察到的生长差异中,绝大部分是由赤霉素浓度差异造成的。对于枝条及叶片生长来说,100 mg.L-1的赤霉素浓度比较合适。新梢长、新梢分枝数及叶面积受混合喷施影响较大,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而成熟枝条及叶片厚度受其影响较小,差异不显著。经主成分分析发现新梢月平均生长量和分枝数可作为快速评价混合喷施效果的描述指标;而叶片厚度和叶面积,即第二主成分可作为潜在评价氨基酸和赤霉素混合喷施长期效果的描述指标。在生产中可以以新梢长度、生长量和分枝数作为评价氨基酸与赤霉素喷施效果的快速指标。
刘玮谢冰倪国平邓光华
关键词:氨基酸赤霉素枝叶生长
盆景特色树种——赤楠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对盆景特色树种赤楠的形态学、栽培学、生态学、生物提取物和土壤微生物学等领域研究进展、热点问题进行了综述。
刘玮谢冰邓光华
关键词:生理生态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