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朋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果糖喂养状态下大鼠肝脏的内参基因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分析取材前不同果糖喂养(禁食给清水和禁食给果糖水)条件下,大鼠肝脏常用内参基因m RNA的稳定性,筛选出最适宜的内参,以保证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结果的可靠性。长期给予10%果糖水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在动物体重与饮用果糖量相等的情况下,取材前随机分成两组:禁食给清水组(Fru 1);禁食继续给果糖水组(Fru 2);正常对照组(Con)自由饮清水。提取肝脏样本RNA,取等量RNA逆转录合成c DNA,real-time PCR检测18S、GAPDH、ACTB和TBP含量变化,分别利用ge Norm程序和Bio-Rad CFX Manager软件分析这几个基因的稳定性。ge Norm分析得到的稳定性排序为:ACTB>GAPDH>TBP>18S。Bio-Rad CFX Manager软件稳定性排序为:ACTB>TBP>GAPDH>18S。两个软件均得到ACTB最为稳定,TBP次之。然而经3次重复逆转录基因表达分析,相对于Con组和Fru1组,Fru 2组ACTB与GAPDH明显升高,18S略有下降,TBP在3组间比较稳定。结合肝脏脂质合成相关的两个关键基因Ch REBP,SREBP1c表达变化分析,分别以这4种基因为内参计算这两个基因在3组间的含量变化。只有以GAPDH为内参时,Fru 2组Ch REBP表达量相对于Fru 1没有明显上升,其它的表达趋势一致,只是含量高低有所区别。因此,我们认为TBP和ACTB均可作为不同果糖喂养状态下大鼠肝脏的内参基因。
- 王尚姚玲马朋蒋丽蓉柯大智刘丽李金秀姜蓉王建伟
- 关键词:REAL-TIME内参基因NORM非酒精性脂肪肝果糖
- 生姜乙醇提取物改善果糖所致大鼠脂肪肝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姜提取物改善果糖所致大鼠脂肪肝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即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饮水),模型组(给予10%果糖水),姜提取物低、高剂量组20,50 mg·kg^(-1),给予姜提取物灌胃,连续28 d。用酶法和ELISA检测血浆葡萄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胰岛素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中的脂肪沉积程度,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姜提取物逆转了果糖过量消耗引起的大鼠肝脏甘油三酯的过度堆积(P<0.05)、肝细胞空泡化的增加和肝脏油红-O染色面积的增加(P<0.05)。然而,姜提取物并不影响大鼠食物摄入量和体质量。姜提取物能够抑制肝脏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2 mRNA和蛋白的过表达(P<0.05),但对肝X受体(LXR)、DGAT-1、单酰甘油酰基转移酶(MGAT)-1、MGAT-2、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mRNA的表达无影响。结论姜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介导肝脏甘油三酯生物合成的关键酶DGAT-2的过表达,从而改善果糖所致大鼠脂肪肝。
- 陈婷姚玲柯大智左国伟曹纬国王尚马朋蒋丽蓉Johji YamaharaYuhao Li王建伟
- 关键词:姜提取物脂肪肝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