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康
-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孔雀东南飞》中的道教因素
- 2016年
- 《孔雀东南飞》创作时和产生地(庐江郡潜山县)都有道教流布。诗中刘兰芝精心准备沉水与道教沉水死成仙信仰有关,所谓"尸长留"就是指道教信奉的尸解成仙,她喜爱青色与道教中崇尚青色也相关联,死后留下"丝履"与女道教徒尸解成仙的标志之一吻合,挑选在黄昏后死与道教"晚暮之际"尸解成仙的时间相一致,"登即"也与道教文献词汇密切联系。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刘兰芝是坚定的道教信仰者。故《孔雀东南飞》里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来反映刘兰芝欲用尸解成仙的方式追寻与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实际揭示出道教信仰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 余康
- 关键词:沉水
- 论章太炎的明史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章太炎具有浓厚的"明遗"情结,对明朝年历冠带的缅怀与坚持、对明季史料的用心收集、对顾炎武等明遗民学行的慕效,都充分展现了这种情结。在"明遗"情结驱动下,章太炎进行了大量的明史补撰与考订工作,主要包括《后明史》、《明通鉴》、《清建国别记》等的编撰设想,别录体、事状体等史学体裁的创新,以及明季史事的考订和史料的收集整理等几个方面。对章太炎来说,明史研究具有华夏文化意象、思想资源、理论武器以及人生指导等多重意义,体现了他学用统一的史学价值观。
- 尤学工余康
- 关键词:章太炎明史研究
- 论佛学对梁启超晚期史学的影响
- 2013年
- 梁启超晚年偏爱佛学,在史学研究中大量使用佛学话语来解读历史和史学,倡导史学界重视佛教和佛学,故其晚期史学思想也深受佛学理念的影响,在历史发展动力、因果律的理解及经世致用思想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思想倾向,体现出明显的佛学取向。佛学的影响使他更加注重历史发展主体性因素和精神作用,塑造了其晚期史学的基本风貌,并使其得以融汇佛、史,以佛家的胸怀践行史家的天职。
- 余康杨亚亚
- 关键词:佛学史学思想
- 论中国传统史学向近当代史学转型
- 2016年
- 中国近当代史学在史家培养专业化、生计职业化及视域等方面与传统史学不同,在体例上使用章节体、论文体等书写模式来取代传统史学编年体与纪传体,在史文上学术论著语言使用、引文和论文格式等明显区别以往,在史功上由鉴戒史学逐渐趋向理性史学。中国传统史学向近当代史学的转型,主要是受到了西方史学理论体系的影响。当代中国史学的深入发展需要继承我国固有史学遗产,吸收、融合外国优秀史学理论,创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多元动态新史学。
- 余康
- 关键词:史家体例
- 论运用史料“断章取义”之类型
- 2015年
- 史料在人类文明上主要呈现文字类痕迹,根据史料内容认知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史实史料、实理同一史料、哲理性史料三类。史实史料是人类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被当时人或后人如实描述的材料,这类史料绝大部分不可"断章取义";实理同一史料就是事理寓于史实中,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可以"断章取义",而有的则不可以;哲理性史料主要是纯粹或大部分含有抽象道理的思想材料,每个人都可以各抒己见地采用。
- 余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