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彤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低碳
  • 1篇氧化硫
  • 1篇应急
  • 1篇预警
  • 1篇预警应急
  • 1篇碳排放
  • 1篇足迹
  • 1篇污染
  • 1篇污染场地
  • 1篇硫排放
  • 1篇环境影响
  • 1篇二氧化硫
  • 1篇二氧化硫排放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生态环境部环...

作者

  • 3篇冯彤
  • 1篇肖萌
  • 1篇张强
  • 1篇李香兰
  • 1篇周游
  • 1篇赵红艳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气重污染预警应急国际经验总结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大气污染问题严峻,一些城市和地区采取了预警与应急措施应对重污染天气。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就面临过相同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成功经验。本文梳理了美国、欧盟、日本应对大气重污染的机构体系和相应措施,发布预警信...
周游冯彤曹国志贾倩
关键词:预警应急
基于环境投入产出的多视角全球二氧化硫排放被引量:9
2017年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是贸易隐含污染物排放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排放转移的出现将排放责任的研究从生产者视角贡献逐渐引向了消费者视角贡献.合理的排放责任界定成为区域减排的重要参考.本研究利用多区域环境投入产出模型,以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为载体,详细分析了2007年全球各地区基于生产者视角、生产链末端视角、消费者视角、考量区域减排努力的改进的消费者视角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贡献,并对各个视角下的区域排放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西欧、北美、日澳新等地区生产者、生产链末端、消费者视角的排放依次升高,而南亚、东亚地区的排放依次减小.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从西欧、北美随着国际贸易供应链转移到东亚地区.全球各地区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差异和全球贸易导致的生产格局的变化均为排放转移的原因.本研究是贸易引致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补充,为区域乃至全球从贸易角度降低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冯彤赵红艳张强
关键词:二氧化硫
SitewiseTM和SEFA方法测算污染场地修复环境足迹对比被引量:2
2023年
使用SitewiseTM和SEFA对我国北方某城市污染场地修复活动产生的环境足迹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其方法原理、指标体系、适用范围和改进建议.结果表明,两款工具在该案例中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消耗量的模拟一致性相对较好,但对NO_(x)、SO_(x)、PM等大气污染物的评估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由于部分修复环节内置数据库排放因子差异较大.两款工具均能识别出造成环境影响的关键修复环节,也可以同时对不同修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但是对经济、社会指标的评估不充分,缺乏敏感性分析等功能,指标体系和内置数据库与我国实际情况有差异.建议根据我国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特点,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定量测算修复活动环境足迹的工具,为修复活动减污降碳提供科学依据.
周游辛毅冯彤桑春晖肖萌张红振李香兰杨欣桐董璟琦
关键词:碳排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