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平

作品数:2 被引量:51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心理
  • 1篇学生心理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症状自评
  • 1篇症状自评量表
  • 1篇少年
  • 1篇少年学生
  • 1篇生心
  • 1篇青少年
  • 1篇青少年学生
  • 1篇人格
  • 1篇自评
  • 1篇自评量表
  • 1篇量表
  • 1篇临床教师
  • 1篇教师
  • 1篇工作倦怠
  • 1篇SCL-90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篇杨艳杰
  • 2篇乔正学
  • 2篇杨秀贤
  • 2篇邱晓惠
  • 2篇刘建平
  • 1篇张翠
  • 1篇陶雨春
  • 1篇杨战强
  • 1篇王凯
  • 1篇王菲
  • 1篇张嫒嫒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地震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47
2008年
目的探讨四川省地震灾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特征。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对地震灾区20d后137例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结果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31.3%,其中较明显的有强迫为35.8%,人际关系敏感为30.7%,焦虑为24.1%,抑郁为22.6%,敌意为20%,恐惧为15.3%。女生除躯体化、偏执、敌意,附加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男生;灾区学生SCL-90中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恐怖、焦虑、精神病症状、总分方面,提示灾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人格测评结果显示,有心理问题的灾区青少年具有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结论灾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要特别关注那些内向及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对他们及早进行心理干预。
杨艳杰乔正学邱晓惠杨秀贤张嫒嫒张翠王凯刘建平陶雨春
关键词:地震青少年学生人格
临床教师工作倦怠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状态,常发生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Maslach和Jackson用三维度模型将其定义为一种心理上的综合病症,主要有三方面表现: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1]。临床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既承担高风险、高强度医疗工作,又肩负着教学和科研重任,
杨秀贤王菲乔正学邱晓惠刘建平杨战强杨艳杰
关键词:工作倦怠临床教师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