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鹏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氮损失
  • 2篇生态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生产
  • 2篇物质流
  • 2篇物质流分析
  • 2篇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效率
  • 1篇山水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效益
  • 1篇生态修复
  • 1篇生态资产
  • 1篇生态资源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生

机构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生态环境部卫...

作者

  • 6篇刘鹏
  • 3篇孙丽慧
  • 1篇余辉
  • 1篇郝海广
  • 1篇张惠远
  • 1篇牛远
  • 1篇田学达
  • 1篇张哲
  • 1篇牛勇
  • 1篇杨超
  • 1篇董莉
  • 1篇罗明科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格局-质量-服务的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以额尔齐斯河流域为例被引量:9
2022年
建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方法体系,掌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实施成效,分析评估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对于提出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对策与建议具有重要意义.额尔齐斯河流域具有极其典型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特征,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为探索西北干旱地区生命共同体保护修复模式提供了示范作用.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从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和服务三个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比非生态保护修复期和生态保护修复期内评估指标的时空变化情况,综合评估额尔齐斯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生态环境成效.结果表明:①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级别整体由“低”向“高”转变,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遏制且面积得到恢复,水域生态系统面积由2010年的1802.02 km^(2)持续增至2020年的1994.84 km^(2),林地生态系统面积仍有所减少.②工程建设区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先降后增,其中生态保护修复期内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增长相对明显.③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后,各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变化率均有所增长,其中防风固沙指数增长最为显著.研究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效显著,但由于工程建设区内生态本底的差异性,整体上各工程分区生态保护修复成效由北向南逐渐递减.在后续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建议基于额尔齐斯河流域中部和南部自然地理单元分布等区域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进一步恢复生态用地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
刘浩郝海广张文国刘鹏孙丽慧
关键词:生态修复额尔齐斯河流域
典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生态资产评估——以西双版纳州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生物多样性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是生态资产核算基础。本文以典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西双版纳州为例,构建包含生态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资产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对各项生态资产指标进行全面核算和动态分析,探索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区域生态资产核算的新途径。结果显示:2010年、2015年,西双版纳州生态资产价值分别为3430.3×10^(8)、3901.6×10^(8)元,生态资源价值占总价值的平均比例为2.2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平均比例为97.76%;5年间,生态资源价值增加约6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约23%;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价值对生态资产贡献率最大,其占生态资产价值平均占比24%;空间分布上,勐腊县单位面积生态资产价值最高。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和提升区域生态资产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西双版纳州生态资产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提供重要依据。
李娟花吕文魁刘鹏李毓琛张惠远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态资源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资产生态效益
新疆阿勒泰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保护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阿勒泰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阿勒泰地区水环境质量、水生态、水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阿勒泰地区主要有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和吉木乃县诸河三大河流水系。地区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水资源总量位于新疆前列,但还存在流域生态流量不足、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矛盾未得到有效化解、水生态破坏问题仍然严重、水环境风险依然突出等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流域水系分布,将阿勒泰地区划分为额尔齐斯河流域、乌伦古河流域、吉木乃县诸河流域和南部荒漠区共计4个区域,并将4个区域进一步划分为11个水生态环境控制单元。依据阿勒泰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水污染防治、强化水资源保障、加大水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等层面,提出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改善阿勒泰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科技支撑。
秦岩海拉提·阿力地阿尔汗张哲刘鹏刘浩李毓琛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控制单元
长江中游湖泊柱状沉积物的垂直污染特征被引量:9
2016年
为研究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污染的变化规律和主要来源,采集了武汉东湖、黄石海口湖、钟祥南湖3个不同类型湖泊的柱状沉积物,研究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重金属(Zn、Cu、Ni、Cr、Pb)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个湖泊沉积物TOC、TN含量从底层到表层总体呈增加趋势,30~10 cm增加速度较大,与各湖泊环境演变时间一致,其中TOC含量最大的是黄石海口湖,TN含量最大的是武汉东湖。研究区Zn、Cu、Pb受人为影响较大,Cr主要来自土壤环境,5种金属污染程度为武汉东湖〉黄石海口湖〉钟祥南湖。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三个湖泊污染人为贡献率大于自然贡献率,营养盐和重金属Pb是共有的污染问题,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受多种因素控制。
罗明科田学达余辉杨超牛远刘鹏牛勇
关键词:柱状沉积物TOCTN重金属主成分分析
农业生产消费系统氮损失特征及其不确定性
2024年
准确量化活性氮损失是农业生产消费系统氮管理的重要基础。以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基于物质流分析法研究农业生产消费系统的氮损失特征,采用误差传播方程量化氮损失的不确定性,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其传播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消费系统活性氮损失总量由2011年的(1841.0±150.4)Gg/a上升至2013年的(1874.1±154.2)Gg/a,随后逐年下降至2020年的(1636.4±144.6)Gg/a。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子系统是活性氮损失最大的两个源,10年平均占比分别为37.5%和31.0%。10年间,二者的活性氮损失占比均呈下降趋势,而居民消费和废物管理子系统活性氮损失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大气环境是系统活性氮损失最主要的汇,10年平均占比为52.2%。不确定性方面,系统活性氮损失总量的不确定性为8.1%—8.8%,其中,废物管理子系统和地表水环境活性氮损失分别为不确定性最高的源和汇。由人类活动水平数据和氮流参数引入的系统氮损失的不确定性分别为1.2%—1.3%和8.0%—8.8%,表明后者是氮损失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子系统和地表水环境损失对系统氮损失总量不确定性的贡献最大,分别为27.4%和50.0%。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分氮损失通量及其不确定性两个因素均显著影响氮损失总量的不确定性,且各组分氮损失通量是影响不确定性传播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降低农业生产消费系统氮损失的不确定性提供参考。
张泽乾刘鹏刘浩许浩周婷婷王淑李娟花孙丽慧
关键词:物质流分析氮损失
2011~2020 年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消费系统氮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2024年
为研究人类活动对区域氮流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地区27个城市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物质流分析法建立氮流模型,分析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消费系统氮流特征,并采用情景分析法解析氮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消费系统氮输入强度均值为194.6 kg·(hm^(2)·a)^(−1),是氮输入热点地区.化肥是最大的输入项.10年间,粮食和动物产品由净输出转为净输入.氮输出以氮环境损失为主,平均占比为53.2%.作物种植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循环利用率分别为38.7%~42.2%和15.8%~21.5%,均处于较低水平.系统氮输入和氮输出均呈现抛物线下降的趋势,分别降低11.3%和10.0%.空间上,氮输入强度总体呈现“北高南低”的格局,空间异质性显著.强度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江苏北部及东部、上海和浙江东北部地区.各城市氮输入强度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基于情景分析法,畜禽养殖规模减少是氮输入降低最大的驱动因素.提高作物种植子系统氮素利用效率,重建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之间的联系将有助于减少氮损失.
张泽乾董莉刘鹏周婷婷孙丽慧
关键词:物质流分析氮损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