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然
- 作品数:3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数据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以伊春市为例被引量:7
- 2016年
-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矢量化数据,运用修正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模型,以伊春市为研究实例开展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并分析了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年伊春市各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2.62×107万元,森林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91.60%,其次为水域,草地次之,分别占5.23%和2.00%。生态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分布并未表现明显的规律性。虽然伊春市是黑龙江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产值区,但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均值及人均占有量在各辖政区内分布极不均衡,且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根据各辖区的资源和环境状况,确定科学的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仍是当前的要务。
- 李广泳姜翠红程滔周琦张浩然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
- 青海湖流域植被物候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及其与植被退化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6年
- 本研究利用2000-2014年期间MODIS16d合成EVI数据,选用阈值法模型提取了青海湖流域逐年的植被关键物候期,分析了物候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植被退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内植被陆续在4 月中旬-6月中旬进入返青阶段,8月中旬-10月中旬进入枯黄期,生长季长度在100~150d之间.植被陆续进入返青期的时间在流域整体空间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延迟的水平地带性变化趋势,多高山分布区域的植被进入返青期时间表现出垂直非地带性特征.植被进入枯黄期的时间与进入返青期早晚的时间在空间格局上相反,生长季长短空间格局与植被进入返青时间早晚的空间格局一致.气候变化趋势下,流域植被物候时空动态变化存在空间异质性,返青期均值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枯黄期均值提前6.4d,生长季均值缩短8.9d.流域内植被物候除受气候因子影响外,与植被退化也有密切关系.植被生长趋于茂盛,返青期呈现延迟趋势;植被生长退化趋势,返青期呈现提前倾向.枯黄期与植被退化的关系较复杂,整体上未表现出明显一致的相关性.植被生长季与植被退化呈现强负相关,即植被生长呈现茂盛趋势的区域,生长季缩短.
- 李广泳姜翠红程滔张浩然陈占涛
- 关键词:植被物候植被退化青海湖流域
- 青海湖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36
- 2016年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对于环境可持续性、人类福祉与经济发展分析、政策框架制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选取以高寒草地为主要覆盖类型的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从植被茂盛程度和提供生态服务的有效时间两个维度修正后的EGESV模型,分别对青海湖流域2000年、2012年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青海湖流域内各覆盖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157.93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1.24亿元。2000年各覆盖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呈现水域>草地>森林>农田>荒漠>城镇,2012年荒漠生态服务价值总量超过农田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空间格局在整体空间上决定着青海湖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空间格局的异质性。由于草地生态系统内部植被茂盛程度、生长季长度的差异,生态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整体呈现纬度地带性,部分区域表现出垂直地带性变化特征。受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双重干扰,流域内生态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变化明显,呈现部分地区高生态服务价值的集聚化分布向均匀化转变,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整体升高,青海湖高生态服务价值区域范围扩张。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是流域内生态服务价值总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对流域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利于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的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制定气候变化趋势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 姜翠红李广泳程滔陈占涛张浩然
-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植被动态生长季青海湖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