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菊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空间正义理论的中国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优化空间布局是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是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作为后现代地理学有力的空间批判工具,空间正义理论为寻求关涉多重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空间优化提供重要依据。遵循空间-正义辩证法思想,建立中国自然保护地布局的批判性分析框架,从正义的空间性和空间的正义性2个维度观察、辨别并力图消减自然保护地空间和空间过程的非正义。根据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地布局空间正义的建议:加强自然保护地立法建设;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布局重要自然保护地;建立分级和分类管理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摸清资源本底和社区充分参与的前提下建立灵活的功能分区机制。
- 张香菊张香菊
- 关键词:风景园林自然保护地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嵌入式”农旅融合路径构想被引量:1
- 2018年
-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旅融合成为政府、业界看好的创新产品供给、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鉴于农旅融合基础研究的欠缺,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必要性和基础,并归纳农旅融合的原则,提出"嵌入式"农旅融合路径构想,为增加农业旅游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借鉴。
- 张香菊张康旭张红喜
- 关键词:农业旅游业产业融合
- 贵州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全域化路径被引量:4
- 2016年
- 乡村旅游是贵州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和扶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但其总体供给不足和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表明必须深化乡村旅游的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全境化打造和全方位服务为改革打造"硬"条件、营造"软"环境,以全要素投入、全民共创共赢和全产业融合解决乡村旅游供给侧存在的要素结构问题、产品结构问题和产业结构问题。通过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和方式为贵州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探索可行路径。
- 张香菊
- 关键词:乡村旅游
- 旅游对大学生人格生态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公民人格的生态化塑造。作为大学生获得生态体验的重要途径,旅游在其生态人格塑造方面的作用情况值得关注,它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培育和成长。然而,研究发现,旅游各因素与受访大学生的生态人格及其各维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即当前我国旅游活动在促进大学生人格生态化方面的作用尚未发挥。究其原因,这既与我国以单一的课堂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有关,也与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非生态化现状有关。
- 张香菊杨桂华陈飙张凤太
- 关键词:生态人格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生态实践旅游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