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云涌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中国农业
  • 1篇生产率
  • 1篇生产率变化
  • 1篇农业
  • 1篇农业产业
  • 1篇农业产业组织
  • 1篇农业生产
  • 1篇农业生产率
  • 1篇去工业化
  • 1篇资本
  • 1篇西经
  • 1篇结构优化
  • 1篇江西经济
  • 1篇工业化

机构

  • 2篇江西财经大学

作者

  • 2篇王展祥
  • 2篇徐云涌

传媒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求实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去工业化条件下江西经济结构优化路径与对策研究
2013年
去工业化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结构失衡,包括要素配置失衡、产业结构失衡、区域结构失衡和价值链结构失衡等方面,具有破坏性、联动性和可逆性等基本特征。发达国家或国内发达地区去工业化,有利于优化江西的投资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同时也存在低水平陷阱锁定、生态环境压力倍增等方面的挑战。需要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禀赋优势,并着眼长远积极有选择性地吸引承接长珠闽地区的产业转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创新管理能力;强化技术引进和改造升级,培育自主品牌,创新江西经济发展新模式。
徐云涌王展祥
关键词:去工业化结构优化
中国农业生产率变化趋势与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提高农业生产率,追求高效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连乘分解方法,对农业生产率进行度量,具体对中国农业劳动、土地与资本生产率以及地人比率、资本-土地比率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进行分析,进而测度农业产业组织绩效。结果表明:不同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有不同的绩效,同一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运行其绩效也有不同的表现。生产队集体农作制的最大弊端是限制了农业劳动力的流动,而家庭责任制的最大意义在于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疏通渠道。家庭责任制是内生于农业生产率提高所要求的增加土地-劳动比率的必然结果,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应朝着有利于提高地人比率的方向变革来提高其绩效以及农业生产率。
徐云涌王展祥
关键词:农业产业组织农业生产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