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婷婷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旅游
  • 2篇游客
  • 2篇共现
  • 1篇入境游
  • 1篇入境游客
  • 1篇社区参与
  • 1篇社区参与旅游
  • 1篇社区参与旅游...
  • 1篇丝绸之路
  • 1篇偏好
  • 1篇足迹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文本
  • 1篇网络游记
  • 1篇历史街区
  • 1篇旅游安全
  • 1篇旅游发展
  • 1篇旅游景观
  • 1篇旅游景区
  • 1篇旅游凝视

机构

  • 6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梁保尔
  • 6篇曹婷婷
  • 3篇林琰
  • 1篇吴玉海

传媒

  • 3篇旅游论坛
  • 2篇旅游世界(旅...
  • 1篇旅游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上海旅游景观共现效应研究——基于官方与入境游客数字足迹的比较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互联网凭借其开放、交互、共享的特性使得大量旅游信息得以有效交汇,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许多旅游者通过网络发布旅游见闻、感受,在博客、微博等虚拟空间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进行点评,这些以文本、图片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数字足迹",以其高互动性和透明性,影响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和选择。通过解读官方与入境游客网上发布的"数字足迹",总结二者对上海旅游景观关注的冷热与共现差异。研究发现,官方关注偏好显著表现在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的商业景观上,入境游客关注偏好体现在历史记忆丰富的历史景观上;上海植物园、世纪公园、中华艺术宫等非热门的旅游景观是二者的共同偏好之所在。官方与入境游客的旅游景观共现网络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入境游客网络错综复杂,官方网络共现核心突出,官方共现偏好休闲绿地建设,入境游客共现偏好历史文化风貌。最后,本文根据旅游景观的官方联动效应与入境游客互动效应将景观划分为4类,并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营销措施。
曹婷婷梁保尔潘植强
关键词:共现景观
上海旅游景区关注偏好及共现效应研究——基于网络游记与官方宣传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本研究将上海18个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官方宣传文本与网络游记文本,利用计算机平台以探寻官方与游客对景区关注偏好与共现效应的差异所在。研究结果表明:(1)在官方宣传文本和网络游记文本中,关注偏好涉及官方关注偏好、游客关注偏好及共同关注偏好三方面,由此所对应的共现效应亦存有官方共现偏好、游客共现偏好与共同共现偏好三种情况;(2)景区自身资源票赋及官方、游客各自动机权能的高度契合,是官方与游客共同共现偏好形成的两大主因;(3)官方提升城郊景区综合吸引力这一宣传目的与游客寻求文化差异、贴近自然生态这一旅游动机的高度差异,是两者各自偏好形成关键所在。
潘植强曹婷婷梁保尔
关键词:旅游景区网络文本
基于游客凝视理论的上海历史街区展示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文章将上海中心城区12个历史街区划分为3类:"脚步"类历史街区、"墨迹"类历史街区和"心传"类历史街区。以携程旅游社区上的日志和照片为样本,对游客关注进行分类和分析。研究发现,游客较多关注历史街区及建筑外观、标志等,较少关注甚至不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与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文章从基本信息的传递、特色主题的指引、深层的互动参与3个层次分别提出历史街区展示功能优化的相关措施。指引游客参观历史街区并获知其中的文化、精神内涵,吸引游客对历史街区深层内涵的关注与参与,最终实现历史街区的教育意义。
曹婷婷梁保尔潘植强林琰
关键词:旅游凝视历史街区
“天山天池”旅游品牌的建构与解读被引量:2
2015年
依据符号吸引理论,从旅游品牌符号编码、解码到发码的3个过程对"天山天池"旅游品牌符号的构建、感知和传播进行符号学分析。研究发现,"天山天池"通过命名、构建框架和精品展览及景观神圣化实现旅游品牌符号的编码;游客通过亲身经历对"天山天池"旅游品牌符号进行解码;社会媒介、官方宣传与游客分享实现旅游品牌符号的发码。通过对"天山天池"旅游品牌符号的构建与游客解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品牌符号的编码、解码和发码对于旅游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2)理解游客对品牌符号的解读,是旅游品牌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3)旅游品牌的构建是一个循环系统,通过收集游客反馈信息,对旅游品牌符号的编码和传播做出相应的调整,打造旅游独特的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知名度和认知度。
曹婷婷梁保尔
关键词:旅游品牌符号学
论丝绸之路廊道旅游安全风险管控
2015年
本文以丝绸之路为例,分析遗产廊道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安全风险成因。研究显示,丝绸之路遗产廊道旅游风险成因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的直接与间接作用、自助旅游者经验能力不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三方面。基于此,本文从“趋利”和“避害”两大管控体系出发,构建基于旅游公共服务视角的遗产廊道旅游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本文认为,“趋利”管控体系应包含信息服务、交通补给、便民服务、区域合作四方面,“避害”管控体系应包含规避旅游风险、完善救援体系两方面。
曹婷婷梁保尔潘植强林琰
关键词:丝绸之路旅游安全风险管控
社区增权:实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被引量:24
2014年
在社区参与过程中,由制度增权所带来的权力不会简单地被赋予或移交给社区,社区的权利和主张只有通过自身力量才能转化为权力。因此,通过制度增权——即外部增权而获取的土地所有权、旅游吸引物权等权利,只有通过自主增权——即内部增权才能得以保障和实现。基于社区参与理论在旅游实践中所遭遇的困境,尝试突破外部制度增权的研究局限,侧重通过外部制度增权与内部自主增权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实现社区增权的有效途径。在旅游发展实践中,只有将制度增权和自主增权兼收并蓄,使社区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向更有效的社区主导旅游发展模式转变,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增权才有可能实现。
潘植强梁保尔吴玉海林琰曹婷婷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