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辉
- 作品数:49 被引量:221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21年河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2021年河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的型别及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河南省报告的529例AFP病例的粪便标本,对其进行病毒分离,其中NPEV阳性毒株进行VP1区域序列测定,使用MEGA5.1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遗传进化树。使用Excel2016和SPSS26软件对流行病学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529例AFP病例粪便标本共分离出30株NPEV,分离率为5.67%(30/529),其中A组和B组病毒各分离出15株,未分离出C组和D组病毒。A组包含6个血清型,以柯萨奇病毒A组(coxsackievirus A,CVA)2型和CVA6为主,B组包含3个血清型,以柯萨奇病毒B组(coxsackievirus B,CVB)3型为主。人群分布中,5岁以内的儿童NPEV的分离率最高,为76.67%(23/30),男女比例为1.51∶1。地区分布中,A组病毒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中部、南部和西南部,以CVA2和CVA4分布最为广泛,B组病毒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中部、北部和西南部,以CVB3为主。时间分布上全年除1~2月以外均能分离出NPEV,整体呈现春夏季高发,秋冬季低发的流行特征,其中A组病毒高峰期在5月份,B组病毒高峰期在6~7月。结论2021年河南省分离的NPEV以B组CVB3为主要血清型,NPEV的病原谱以及地区分布相比2018—2019年发生了显著变化,后期应当密切关注当前NPEV的流行趋势,为AFP的诊断、监测以及维持河南省无脊髓灰质炎的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 杨建辉张明瑜豆巧华张璐郭永豪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B组3型分子鉴定
- 河南省2016年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监测被引量:33
- 2017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6年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抗体水平。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选择河南省3个县(区)8个年龄组共449名健康人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麻疹、风疹、流腮Ig G抗体。结果在449名监测对象中,麻疹、风疹、流腮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99%、88.42%、87.08%,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1 180.57m IU/ml、78.57IU/ml、555.69IU/ml。麻疹和风疹抗体阳性率在各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地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流腮抗体阳性率在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地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麻疹和流腮GMC在各年龄组和地区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风疹GMC在各地区间有显著性差异,在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河南省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腮抗体水平整体较高,需加强弱势区域和重点年龄组含麻疹、风疹、流腮成分疫苗的接种工作。
- 吕宛玉史鲁斌王燕丰达星李光伟杨建辉张璐徐瑾
- 关键词: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
- 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的菌群鉴定及分析
- 2017年
- 目的对2015年河南省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的菌群进行分子分型鉴定及分析,为河南省流脑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患者脑脊液和血液标本以及37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提取DNA进行PCR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用ELISA检测密切接触者血清标本的脑膜炎奈瑟菌A群和C群抗体水平。结果患者和1例密切接触者分离的菌株经细菌培养及PCR鉴定,分别为C群和B群脑膜炎奈瑟菌。MLST分型显示,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标本分别为ST4821型和ST5664型,两者均为ST4821克隆群。37例密切接触者脑膜炎奈瑟菌A群和C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89%和21.62%,平均抗体质量浓度分别为6.50μg/m L和1.73μg/m L。结论引起流脑疫情的致病菌为C群ST4821型脑膜炎奈瑟菌,当地C群平均抗体含量偏低,需加强流脑A+C疫苗的接种,有效预防流脑的暴发。
- 杨建辉张璐吕宛玉刘倩徐瑾
- 关键词:C群脑膜炎奈瑟菌多位点序列分型
- 2011-2016年河南省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38
- 2018年
- 目的了解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 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TaP)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征,评价DTaP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河南省2011-2016年DTaP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6河南省共报告DTaP不良反应个案11 050例,年平均报告发生率为28.14/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10 826例、异常反应224例,报告发生率分别为27.57/10万剂、0.57/10万剂。男女性别比为1.37:1;<2岁儿童占92.04%;接种第4剂次报告发生率最高,47.11/10万剂;报告月份主要集中在7-9月份,占35.10%;报告地区主要集中周口、洛阳、南阳和驻马店等地。不良反应临床诊断主要是发热、红肿、硬结和过敏反应性疾病,异常反应中有过敏性休克、脑脊髓炎等严重病例报告。11 050例不良反应,治愈或好转占99.80%。结论河南省DTaP预防接种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红肿、硬结和过敏性疾病,需关注过敏性休克、脑脊髓炎等严重异常反应的发生。
- 史鲁斌姬艳芳杨建辉李军于燕叶莹张延炀
- 关键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安全性
- 2017年河南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以下简称脊灰)抗体水平,为维持河南省无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省2个省辖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和1个省直管县(兰考县)作为监测点,然后从选取的各个省辖市中随机选取一个县或区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采取健康人群血标本,通过细胞中和试验检测脊灰I、III型抗体。结果共检测649份健康人血标本,其中脊灰I型和III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53%和88.14%,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81.65和1∶26.80。不同年龄组之间脊灰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MT随着年龄的增加依次减少。不同性别之间脊灰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免疫史之间脊灰I型和III型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I型GM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II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免疫史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T高于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人群。不同地区之间脊灰I型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型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II型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I型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7年河南省健康人群脊灰免疫效果整体较好,但是不同地区抗体水平存在差异,因此需对薄弱地区开展脊灰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维持好河南省无脊灰的状况。
- 杨建辉吕宛玉张璐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
- 一种快速核酸提取试剂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评价一种快速核酸提取试剂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可应用性,为流感病毒核酸快速提取检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分别使用离心柱法、磁珠法和快速法核酸提取试剂对流感病毒MDCK细胞株的不同稀释度标本以及20份阳性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提取,然后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用SPSS 21.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核酸快速提取方法的RNA提取效率。结果快速核酸提取试剂对不同稀释度的流感病毒细胞株提取效率要高于离心柱法和磁珠法,Ct值与离心柱法的差值中位数为-1.51(-1.18~-2.01),与磁珠法的差值中位数为-1.09(-0.83~-1.31),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也显示出快速法核酸提取试剂核酸提取效率高于离心柱法和磁珠法。3种检测方法检出率和重复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提取试剂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对设备要求不高等优势,并且核酸提取效率优于离心柱法和磁珠法,提示快速提取试剂可以应用于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
- 赵升姬艳芳张璐僧明华杨建辉吕宛玉徐瑾
- 关键词:流感病毒磁珠法
- 2018年河南省肠道病毒环境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通过对2018年河南省环境污水中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的持续监测,了解河南省环境污水中脊灰病毒(PV)和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的血清型分布及流行情况。选取了河南省东、西、南、北、中部的五个城市,对每个城市有10万~30万人共同使用的下水管网的地区进行污水采样,每两个月采集1次,每次采集两份污水样品,采集持续1年,对污水样品进行浓缩,将浓缩液接种至RD细胞、L20B细胞和HEp-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病毒分离物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对EV进行分子定型,并进行核苷酸相似性分析。共采集污水样品60份,分离到EV阳性毒株16株(26.67%),分别为8株CVB5、3株E7、3株E11、1株CVB5+E11混合株;1株PVⅢ;环境监测标本与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标本,在济源市和周口市分离到的CVB5比例有一致性,郑州市和济源市分离到的E7比例有一致性;污水标本中阳性毒株的检出时间要早于AFP病例标本中同种毒株型别的检出时间1~3个月。来源于AFP病例监测和环境监测的CVB5之间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4.7%~99.6%,来源于AFP病例监测和环境监测的E7之间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2.5%~100.0%。来源于AFP病例监测和环境监测的CVB5属于同一个基因型,E7也是同一个基因型,甚至是同一个病毒传播链。河南省2018年建立了环境监测方法,是AFP病例监测的有益的补充,也可对人类肠道病毒病流行或暴发进行预测和预警。
- 张明瑜杨建辉路环环肖金波张勇张璐路明霞张延炀
- 2020年河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原学监测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20年河南省疑似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病例中实验室确诊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PV)的病毒型别,为维持"无脊灰野病毒(WPV)状态"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全国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的要求,对AFP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及序列核苷酸变异鉴定分析。结果共检测498例疑似AFP病例,其中3例(0.60%)分离出6株PV,其中Ⅰ型PV 2株,与脊灰疫苗株(Sabin株)相比,核苷酸VP1区发生变异的数量均为1;Ⅰ+Ⅲ型PV 4株,最大变异数分别为2、2、3和3。8例(1.61%)病例分离出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其中5例发生在11-12月份。结论2020年河南省分离出的PV均为Sabin相似株,毒株型别以Ⅰ+Ⅲ型为主,VP1区核苷酸序列以低变异为主,未发现WPV、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及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PV及NPEV感染均以下半年为主。
- 吕宛玉王文慧豆巧华杨建辉张璐朱海明郭永豪徐瑾丰达星赵升僧明华张延炀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脊髓灰质炎病毒病原学监测
- 河南省2019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的运转与评价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对河南省2019年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脊灰)实验室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其运转情况。方法对河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AFP病例以及河南省脊灰实验室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实验室的各项运转指标。结果2019年河南省共报告了515例AFP病例,发病率为2.49/10万,其中512例采集了粪便标本并进行检测,从3例病例中分离出4株脊灰病毒(poliovirus,PV),均为疫苗相似株(Sabin Like,SL),从42例病例中分离出68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未发现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2019年河南省脊灰实验室顺利通过WHO开展的脊灰病毒分离和型内鉴定盲样考核,支原体检测和细胞敏感性均达到WHO的要求。结论2019年河南省脊灰实验室整体运转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WHO的要求,为河南省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 杨建辉张璐吕宛玉徐瑾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病毒
- 南阳市石佛寺镇6起麻疹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调查分析南阳市石佛寺镇2014年12月—2015年1月间发生的6起麻疹暴发疫情的原因及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麻疹疫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石佛寺镇2014年12月—2015年1月间所有麻疹报告监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用ELISA检测血清中麻疹IgM抗体水平;对监测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并进行麻疹病毒核酸检测,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麻疹病毒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12月—2015年1月石佛寺镇共报告麻疹疫情6起,确诊病例61例,其中12月6日—12月31日报告病例40例;6起疫情中1起疫情波及多个行政村,报告病例数占26.23%,其余5起疫情报告病例位居首位的是石佛寺村,占27.87%。所有病例均为0~9岁儿童,男女性别比2.59∶1;发病年龄以>18月龄幼童居多,占72.13%;流动人口占59.02%;散居儿童占78.69%。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者15例,占总病例数的24.59%,无免疫史者46例,占75.41%。61例麻疹病例均为麻疹IgM抗体阳性,咽拭子分离出的麻疹病毒均为H1a基因亚型麻疹病毒。结论石佛寺镇麻疹暴发由麻疹病毒H1a基因亚型引起,人口流动性强及未及时接种MCV是麻疹暴发的重要因素。应加强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及流动儿童管理,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麻疹病例。
- 吕宛玉史鲁斌王燕丰达星杨建辉张璐徐瑾张延炀
- 关键词:麻疹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