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强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内镜
  • 7篇入路
  • 7篇神经内镜
  • 5篇切除
  • 5篇外科
  • 3篇入路切除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2篇切除术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腺瘤
  • 2篇颅底
  • 2篇儿童
  • 2篇复发
  • 2篇复习
  • 2篇鼻蝶
  • 2篇垂体
  • 2篇垂体腺瘤

机构

  • 16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16篇杨强
  • 11篇李强
  • 8篇潘亚文
  • 7篇贾艳飞
  • 6篇张新定
  • 4篇董志强
  • 3篇杨虎
  • 3篇李峤
  • 2篇张祎年
  • 2篇贺振华
  • 1篇袁静敏
  • 1篇王军成
  • 1篇陈念东
  • 1篇韩彦明
  • 1篇兰正波
  • 1篇张妮
  • 1篇徐百成
  • 1篇王小强
  • 1篇程志斌
  • 1篇牛亮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鞍上池蛛网膜囊肿的神经内镜治疗
杨强
鞍区罕见原发性卵黄囊瘤1例报告
2018年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又称为内胚窦瘤,是一种起源于胚胎内胚层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通常好发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多见于性腺器官,包括卵巢、子宫、阴道、睾丸等。另有研究认为在性腺以外发生率约占20%。本文就1例颅内罕见的原发性卵黄囊瘤临床症状、体征、鉴别诊断、治疗、预后进行报告。
王龙安慧蒙杨强程志斌
关键词:鞍区卵黄囊瘤
立体定向处理颅内多发金属异物一例
2018年
颅内多发散在金属异物比较少见,处理困难。如何尽快清除颅内所有异物,最大限度减少脑组织及颌面部损伤,是神经外科医师和相关专科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颅内金属异物通常从眼眶、耳或颌面部穿通至颅内造成多发性损伤。以往常规开颅手术创伤大,不能Ⅰ期同时取出多枚颅内不同部位异物,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预后欠佳。其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笔者救治颅内多发金属异物患者1例,运用立体定向精准定位技术,一次处理颅内多发异物。现就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董志强李强李峤杨强王小强雒晓东张新定潘亚文
关键词:颅内金属异物多发性损伤颌面部损伤神经外科医师专科医师
鼻内镜下经鼻蝶斜坡脊索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探讨鼻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斜坡区脊索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2015年4月收治13例斜坡区脊索瘤患者,运用鼻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位于颅底斜坡的脊索瘤,未能全切除者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杀灭残留的肿瘤组织.结果 经鼻蝶内镜下全切肿瘤6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10例,无明显缓解3例,术后辅助放疗.随访3个月至4年,4例术后2年复发,行再次手术,1例出现脑脊液鼻漏,行漏口修补后好转出院,其余患者肿瘤无复发.术后3例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患者年龄大,一般情况较差,未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主要位于中,上斜坡的脊索瘤,手术入路短,术中深部结构辨认清晰,相对于其他手术入路,该入路创伤小、安全、用时少,疗效满意.是斜坡脊索瘤治疗的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
杨强李强潘亚文董志强张祎年李峤
关键词:脊索瘤颅底内镜外科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确诊儿童巨细胞病毒脑炎1例被引量:1
2023年
儿童巨细胞病毒脑炎是儿童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免疫正常的儿童中少见,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病原体检测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回顾了1例经mNGS技术确诊的儿童巨细胞病毒脑炎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
成利张妮李元枭李强杨强
关键词:儿童宏基因组
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切除颅咽管瘤被引量:2
2018年
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在颅底外科中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近年来,神经外科医生开始利用此入路切除颅咽管瘤,在治疗效果上显示出较传统开颅术的优势及局限性。2013年2月至2017年10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患者21例,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性总结临床资料及诊治经验如下。
贾艳飞董志强高振山杨强雒小东何栋刚史哲潘亚文张新定李强
关键词:神经内镜技术颅咽管瘤入路传统开颅术颅底外科
经眉弓锁孔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清除外伤性单侧额叶血肿的效果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清除外伤性单侧额叶血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经眉弓锁孔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21例外伤性单侧额叶血肿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神经内镜潜水技术清除血肿,应用PROLENE线皮内连续缝合切开。结果所有手术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操作时间0.5~1 h,平均45 min。术后1 d,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率>90%有19例,70%~90%有2例。术后无术区继发再出血,无继发严重脑水肿。术后5~10 d出院,平均7.6 d。眉弓切口缝合线拆除后,无线结反应、无切口愈合不佳及切口明显瘢痕形成。结论对于外伤性单侧额叶血肿,锁孔技术、神经内镜潜水技术联合PROLENE线皮内连续缝合技术,可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能达到最大的血肿清除效果和最佳的术后美容效果。
徐定凯贾艳飞杨强李强张新定
关键词:神经内镜
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脉络丛烧灼术治疗小儿脑积水
董志强李强李峤杨强杨文珍高振山潘亚文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2月~2020年9月住院治疗的垂体腺瘤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按常规准备及常规操作进行手术;ERAS组30例,围手术期采用ERAS理念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鼻腔胀痛VAS评分比较,住院期间病人满意度。结果ERAS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6±2.2)小时,对照组为(135±10.4)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呼吸困难、头痛、鼻腔胀痛、鼻腔出血等发生率比较,ERAS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因鼻腔出血导致的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鼻腔胀痛VAS评分为1.12±0.45,对照组为6.61±0.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住院期间病人满意度为(97.63±2.37)%,对照组为(80.20±3.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中应用ERAS理念,可减少病人术后全身或局部并发症,缩短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疗效和满意度。
徐定凯杨强贾艳飞李强张新定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神经内镜垂体腺瘤单鼻孔蝶窦入路
HMGB1基因调控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研究进展
2024年
胶质瘤因其复杂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胶质瘤干细胞的干细胞特性,标准治疗后易复发。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作为癌基因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参与调控胶质瘤恶性进展。本文对HMGB1基因与胶质瘤预后、肿瘤病理分级、干细胞相关性以及HMGB1基因调控胶质瘤方式如非编码RNA途径、细胞自噬途径、肿瘤微环境等进行综述,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参考。
王军成王军成杨强杨强蒯涛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肿瘤微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