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群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黄冈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泪囊肿瘤患者12例CT、MRI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泪囊肿瘤患者CT、MRI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8年8月我院诊治的12例原发性泪囊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患者均行CT、MRI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分析12例原发性泪囊肿瘤患者CT、MRI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1)CT:肿瘤形态规则者8例;3例出现鼻泪管内蔓延;3例表现为泪囊区梭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不均匀,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楚,往下将侵犯鼻泪管,管壁骨质破坏,管腔扩大,增强CT扫描后可见不均匀中度强化;2例泪囊混合瘤,CT影像学表现为泪囊区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不均匀,边缘光滑;(2)MRI:肿瘤形态规则者7例;8例出现鼻泪管内蔓延;以脑皮质信号为参照,6例患者MRI影像学表现呈等T1、等T2信号,3例呈等T1、稍短T2信号,1例呈稍短T1、等T2信号,2例呈混杂T1、短T2信号;6例MRI扫描检查提示T2WI上合并有囊变,1例不仅出现囊变且有出血现象;1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DWI上,平均ADC值为(0.90±0.16)×10^-3mm^2/s。(3)病理结果:12例患者,共有10例恶性肿瘤,包含鳞状细胞癌4例、移行细胞癌3例、黑色素瘤2例、交界性肿瘤1例;良性肿瘤2例,均为内翻性乳头状瘤。结论原发性泪囊肿瘤患者有典型CT、MRI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特点,三者联合检查可明确诊断原发性泪囊肿瘤的位置、形态以及良恶性等。
- 曹灿贵白群
- 关键词:泪囊肿瘤原发性病理特点
- CT及MRI对儿童下丘脑错构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CT及MRI对儿童下丘脑错构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下丘脑错构瘤患儿的CT及MRI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表现为病变位于垂体柄与乳头体之间,病灶与灰结节、乳头体相连。3例在CT上呈均匀等密度,5例在T1WI上呈等脑灰质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均匀,所有病变在增强CT及MRI上均无明显强化。结论:儿童下丘脑错构瘤具有典型的CT及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明确诊断。
- 徐志勇张飘尘范程王欢石永希白群汪仕琴
- 关键词:下丘脑错构瘤磁共振成像儿童
- 良恶性胆道狭窄采用MRCP联合DCE-CT图像量化诊断价值及准确度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良恶性胆道狭窄采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联合动态增强CT(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CT,DCE-CT)图像的量化诊断价值及准确度。方法:研究对象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胆道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CP、DCE-CT检查,分析其诊断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CP、DCE-CT对胆道狭窄性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两种诊断方法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这80例胆道狭窄患者分为良性组、恶性组,比较两组患者胆道狭窄段的壁厚、长度、管径,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增强扫描期的CT差值。结果:MRCP对胆道狭窄性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6.77%、93.88%、95.00%,DCE-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55%、91.84%、92.5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MRCP、DCE-CT对胆道狭窄性质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均为良好。恶性组的胆道狭窄段壁厚、长度均大于良性组(P<0.05),其管径小于良性组(P<0.05),其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CT差值均高于良性组(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与动态增强CT对胆道狭窄进行诊断,可有效鉴别区分其病变性质,可有效实现量化诊断,其定性诊断的准确性高。
- 周玉末白群向贝贝
- 关键词:胆道狭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动态增强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