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SPI指数的内蒙古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利用内蒙古47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的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标准降水指数分析方法,研究内蒙古近53年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区域年降水量以-0.039 5mm/a的速率缓慢下降,在空间上呈现总体下降、局部上升的格局.2春季和冬季降水呈现全区性增加趋势,秋季东部减少西部增加,夏季呈全区下降趋势,且速率(-0.32mm/a)远大于年降水量,其中半干旱区下降趋势最明显,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3年际尺度SPI呈现干旱波动性增强、强度加剧、影响范围扩大并向东移动的趋势,且与当地环境变化情况相吻合.4季节尺度SPI对降水的敏感性更强,其中各季节干旱逐渐频发且强度加剧,表明干旱强度是造成研究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在空间上季节尺度SPI对半干旱到干旱的过渡地带响应最为敏感,而对极干旱的阿拉善地区敏感性较差,即SPI对降水变率大的地区指示性更好.5相对于降水距平法和降水Z指数,SPI在对干旱的定量化和滞后效应的描述方面更加直观且准确,能为区域干旱情况做出可靠的评价.
- 刘继遥春喜梁文军宋洁白雪梅斯琴毕力格
- 关键词:干旱降水量
- 内蒙古察干淖尔盐湖298ka时段的湖面波动被引量:2
- 2016年
-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察干淖尔盐湖为研究对象,利用OSL(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测年技术和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重建湖面波动历史,探讨湖泊形成与环境变化过程.通过对察干淖尔盐湖周边大量的野外考察,发现湖泊周围存在海拔高程为1020、978和973 m的三级古湖岸阶地,其OSL测年结果分别为29.2±1.3、18.4±0.8及8.2 8.0 ka.通过湖岸阶地高程恢复的上述3个时期的古湖面积分别为3600、500和400 km^2.与现今的干旱盐湖景观迥然不同.
- 斯琴毕力格春喜宋洁白雪梅
- 关键词:季风边缘区湖泊演化DEM模型
- 浑善达克沙地湖泊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湖泊作为陆地水圈的组成部分,参与自然界的水分循环,这在干旱、半干旱区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浑善达克沙地位于东亚季风区的北缘,温带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横跨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区。冬季受西伯利亚-蒙古高压的影响,寒冷干燥。...
- 白雪梅
-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湖泊群面积变化水质变化气候响应
- 文献传递
- 蒙古国大湖盆地地貌形成演化
- 2015年
- 通过大范围的野外考察,结合大尺度的航片资料,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冰川作用是大湖盆地地貌形成的首要要素。在末次盛冰期的巨大冰川的机械侵蚀和磨蚀作用下形成现有巨大盆地。随着气温的上升,冰川侵蚀和移动,导致盆地内留下鼓丘、冰碛台地、蛇形丘、冰碛丘陵等冰川地貌。同时冰雪融水,使诸多小自盆地积水成湖,构成串珠状的湖泊分布格局。
- Ulambadrakh Kh白雪梅斯琴毕力格
- 关键词:更新世冰川作用内陆湖泊
- 近45a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湖泊群的变化被引量:17
- 2016年
- 浑善达克沙地处于季风边缘区,其气候特性和人类活动决定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和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目前,该区湖泊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对研究区的水资源、草原景观以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选取1969年1∶50000地形图所指示的面积≥0.01 km^2的175个湖泊为研究对象,结合1973-2013年的17期Landsat MSS/TM/ETM/OLI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1969-2013年间的湖泊群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969年湖泊群总面积为502.04 km^2,而2013年其面积为303.42 km^2,总体呈萎缩趋势.其中面积萎缩和干涸的湖泊分别为88和85个,而面积扩张的湖泊仅有2个(人工筑坝所致).近45 a间,1970s-1980s湖泊面积波动性减少,而在1990s初期则出现持续上升状态.在1995-2011年湖泊面积总体下降,到2013年则出现微弱的扩张现象.从湖泊变化空间分布格局来看,萎缩和干涸的湖泊集中在该沙地腹地.
- 白雪梅春喜斯琴毕力格宋洁
-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湖泊群面积变化荒漠化
- 中国沙漠粒度分析研究综述被引量:42
- 2016年
- 粒度分析是沉积物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辨识物源背景、指代沉积环境、推断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60年来,随着中国沙漠科学的不断发展,粒度分析在揭示中国主要沙漠的粒度特征、各类沙丘的粒度特征、沙漠化防治和古环境重建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中国沙漠粒度研究也存在试验方法和参数指代意义不够明晰、沉积环境的系统耦合模型缺乏、沉积物研究的时空延展不足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时空范围、明确参数指代意义、构建系统耦合模型,并与其他沉积物指标相结合,实现多角度多尺度多维度的沙漠粒度分析研究,使粒度分析在中国沙漠研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宋洁春喜白雪梅斯琴毕力格
- 关键词:干旱区沉积物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