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玉海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主义
  • 1篇当代社会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解读
  • 1篇中国化马克思...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研究
  • 1篇生产力
  • 1篇失范
  • 1篇实体论
  • 1篇视域
  • 1篇批判论
  • 1篇座架
  • 1篇理论视域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决定论
  • 1篇控制技术
  • 1篇技术创新
  • 1篇技术决定论
  • 1篇技术哲学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长沙师范学院

作者

  • 6篇葛玉海
  • 2篇曹志平
  • 2篇易显飞
  • 1篇冯毅梅
  • 1篇黎昔柒
  • 1篇李腾达

传媒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长沙大学学报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科学技术哲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技术本质主义”的两种主要形式
2017年
"技术本质主义"是对"技术的本质主义"的补充或修正,其核心观点是认为"技术具有本质"。在此观点的基础上,技术本质主义可以区分为两种主要形式:本质主义视野下的技术本质观和存在主义视野下的技术本质观。马克思和杜威的技术本质观是前者的典型形式,而海德格尔和埃吕尔的技术本质观是后者的典型形式。技术始终是"一个尚未完成的东西",关于其本质的任何定论都是值得怀疑的。
葛玉海易显飞
关键词:存在主义
生产力与座架: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在技术决定论上的异同被引量:8
2015年
技术决定论是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思想的主要表现和特征。马克思的技术决定论思想以"生产力"概念为核心,而海德格尔的技术决定论思想以"座架"概念为核心。两者的相同点在于:"生产力"和"座架"都具有"基础性"。不同在于:"生产力"构建着"人的需求",并决定"人的自由";而"座架"构建着"技术的需求",并威胁"人的自由"。"生产力"和"座架"集中反映了同为存在论哲学之扩展或深化的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和海德格尔技术哲学思想的异同。
葛玉海曹志平
关键词:技术决定论
关于“控制技术”的三种争论
2015年
"控制技术"的问题起源于技术负面效应的显现以及人们对此的反应。技术的工具论者、实体论者和批判论者分别阐述了有关"控制技术"的观点:技术可控,技术失控以及对技术的有限控制。对技术本质的理解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各种观点的内涵和特征彼此相异。关于"控制技术"的争论,一方面反映了各自所处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向更为具体的层面推进。这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技术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技术哲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曹志平葛玉海
关键词:控制技术工具论实体论批判论
“巴别塔”的技术哲学解读——对技术事实与技术价值关系的一种阐释
2015年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来看,"巴别塔"揭示了两个问题:技术的事实问题和技术的价值问题。"巴别塔"的破灭是技术事实与技术价值相分离的结果。新的技术"巴别塔"是人的"原罪"和技术的"原罪"相结合的产物。人和技术的"自我救赎"不可能通过建造"巴别塔",即通过技术事实和技术价值的统一来实现,"救赎"之路在于技术事实与技术价值的分离。
葛玉海易显飞
关键词:技术哲学
论“规范何以可能”的两种解释模式
2014年
"规范何以可能"是规范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分为两种不同的进路或模式,一种是合理性意义上的,可表示为"必然→规范→自由";一种是发生学意义上的,可表示为"自由→规范→必然"。两种模式或进路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只是表面上的,实质上,它们共同探讨了规范的可能性与规范研究的必要性。这一点可通过规范、自由、必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说明。
葛玉海李腾达
关键词:失范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技术创新研究——评《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研究》一书从对"创新发展理念"的解读入手,梳理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观,将技术创新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从经济、人文、生态和法治等视角深入探讨了两者的相关性问题。其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特色:一是扎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拓展技术创新研究;二是持守人本立场拷问技术创新价值取向;三是基于创新发展理念关注中国技术创新现实;四是着力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
黎昔柒冯毅梅葛玉海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当代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