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蒋鹏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玉米
  • 3篇茎腐
  • 3篇茎腐病
  • 2篇玉米茎腐病
  • 2篇镰孢
  • 2篇镰孢菌
  • 2篇抗性
  • 2篇禾谷
  • 2篇禾谷镰孢
  • 2篇禾谷镰孢菌
  • 1篇毒力
  • 1篇玉米新组合
  • 1篇玉米杂交
  • 1篇玉米杂交种
  • 1篇玉米组合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种
  • 1篇杀菌剂
  • 1篇茎腐病菌
  • 1篇抗病

机构

  • 3篇安徽科技学院

作者

  • 3篇段海明
  • 3篇蒋鹏
  • 2篇王波
  • 1篇余利
  • 1篇朱新鹏
  • 1篇陈彪
  • 1篇张亚会

传媒

  • 2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玉米新组合对茎腐病的抗性鉴定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田间人工土壤埋接法,测定了18份玉米新组合对禾谷镰孢菌茎腐病的抗性。结果表明,玉米组合接种禾谷镰孢菌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茎腐病发生。经鉴定,抗性组合为2个,占鉴定组合总数的11.1%;中抗组合为4个,占22.2%;感病组合为2个,占11.1%;高感组合为10个,占55.6%,其中B36和B38的田间发病率为8.3%,对茎腐病达到抗性水平。分析比较各个组合未接种和接种的产量,B36和B38组合未接种时的产量分别为8 691.0和8 362.5 kg/hm2,接种后的产量分别为6 760.5和7 012.5 kg/hm2,是较好的抗茎腐病高产、稳产组合。
蒋鹏王波段海明朱新鹏
关键词:玉米组合茎腐病禾谷镰孢菌抗性鉴定
不同玉米杂交种茎腐病抗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筛选对茎腐病抗性较强、产量较高的玉米杂交种,采用人工接种法研究了不同玉米杂交种对茎腐病抗病性和产量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对茎腐病的抗性差异较大。其中,杂交种3号达中抗(MR),其它均为感(S)或高感(HS);接种玉米茎腐病菌的杂交种和未接种的穗长、穗粗、行粒数、单穗重、单穗粒重和百粒重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对秃顶长度、粒行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杂交种3号的产量最高,明显高于郑单958,是较为理想的抗病高产新组合。
王波张亚会蒋鹏段海明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玉米茎腐病抗病性
不同化学杀菌剂对玉米茎腐病菌的抑制活性测定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筛选得到对玉米茎腐病菌室内抑制活性较高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化学杀菌剂对肿囊腐霉菌(Pythium inflatum)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2种致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丙森锌、雷多米尔·锰锌、烯酰吗啉和氟吡菌胺4种杀菌剂对肿囊腐霉菌的毒力较高,其EC50分别为0.40μg/m L、0.47μg/m L、0.61μg/m L和2.64μg/m L;禾谷镰孢菌对咯菌腈、戊唑醇和多菌灵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较高,其EC50分别为0.06μg/m L、0.32μg/m L和0.85μg/m L,苯醚甲环唑和腈菌唑2种杀菌剂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性稍差,其EC50分别为1.71μg/m L和1.80μg/m L。上述筛选到的9种药剂对玉米茎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较高,可以作为供试药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
段海明余利蒋鹏陈彪付岳锁
关键词:玉米茎腐病杀菌剂毒力禾谷镰孢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