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颖
- 作品数:20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启动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量化统计法在CT图像低分辨率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量化统计法在医学图像低分辨率测量中的应用。方法:使用CT HD750对Catphan 500体模进行扫描,通过量化统计法和视觉观察法分析模体影像,评价CT的低对比度分辨率。结果:量化统计法结果显示,当准直器宽度固定时在相同管电流下升高管电压,能够提高CT图像的低对比度分辨率。同样,在相同管电压下,升高管电流也可提高CT图像的低对比度分辨率,且视觉评测结果与之趋势具有一致性。结论:量化统计法能够更加客观、稳定地评价设备的低对比度分辨率。
- 张婷婷白玫吴天棋卢东生袁颖何青
- 关键词:图像质量量化统计
- 胸部低剂量CT应用大螺距及高机架转速行扫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袁颖钟朝辉
- 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下螺距对胸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影响的体模研究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行胸部CT扫描时,螺距的变化对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 Optima CT680 CT机采用ATCM技术对胸部仿真模体行CT扫描,共进行3组扫描,三组螺距分别为A组0.516:1、B组0.984:1,C组1.375:1,各组在不同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级别(10、15、20、25和30)下扫描。记录三组图像的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tric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测量并比较层厚为5 mm的轴位图像的客观噪声(Standard Deviation,SD)。由两名资深影像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层厚为5 mm的轴位图像中的磨玻璃密度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s,GGN)进行主观评分,应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A组在NI为10、15、20、25、30时的CTDIvol分别为8.45、3.17、2.04、1.33、1.00,与B组比较分别降低了22.19%、22.22%、23.60%、20.36%、13.04%,B组和C组比较辐射剂量分别降低了4.2%、-0.1%、0.4%、-0.4%、-2.3%。相同预设NI时,图像客观噪声无统计学差异,不同螺距对GGN主观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两名观察者的一致性中等或良好。结论胸部CT扫描采用ATCM技术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减小螺距实现辐射剂量的最优化。
- 袁颖袁颖钟朝辉吴天棋
- 关键词:螺距图像质量
- 能谱CT去金属伪影技术对髋关节置换患者置换物伪影及成像质量效果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循能谱CT去金属伪影(MAR)技术对髋关节置换患者置换物伪影及成像质量效果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42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应用CT能谱及MAR技术,基于原始能谱CT扫描数据,权定能级范围70~130keV,并以20keV能级为间隔(依次为70keV、90keV、110keV及130keV),共计4组,所获单能量图像按MAR技术使用有无分为非MAR组、MAR组。观察两组置换物周围肌肉、周围骨组织、膀胱在相同能级下的信噪比(SNR)及伪影指数(AI)用以评估伪影情况,且由2名高年资影像医师对置换物周围肌肉、骨质结构及盆腔器官情况进行主观评分用以评估成像质量效果。结果 随能级升高,两组置换物周围肌肉、周围骨组织、膀胱SNR均有升高,AI均有降低,且在70~110KeV能级条件下,MAR组置换物周围肌肉、周围骨组织SNR均高于非MAR组,AI均低于非M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0~130KeV能级条件下,MAR组膀胱SNR均高于非MAR组,AI均低于非M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能级升高,非MAR组周围肌肉、盆腔器官主观评分先升后降,于110KeV抵达最高值,骨质结构主观评分逐步升高,MA R周围肌肉、骨质结构及盆腔器官情况主观评分均逐步升高,于70keV、90keV、110keV及130keV相同能级下,相较于非MAR组,MAR周围肌肉、骨质结构及盆腔器官情况主观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患者应用能谱CT联合MAR技术,置换物伪影得以减少,成像质量效果获有提高,推荐在110KeV能级水平上采用MAR技术,可最大限度消除金属伪影,并充分显示临近组织,更有助于临床诊断。
- 张晓慧袁颖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能谱CT
- LAVA-Flex序列结合膈肌导航技术在肝脏T1WI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LAVA-Flex序列结合膈肌导航技术在肝脏T1W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3例行肝脏MRI检查的患者,行常规LAVA-Flex序列屏气扫描,和LAVA-Flex序列结合膈肌导航技术自由呼吸扫描,由两名5年以上腹部MRI诊断经验的医师对两组图像从肝脏边缘的锐利度、肝脏血管的清晰度、图像伪影、脂肪抑制效果及整体图像质量5个方面进行主观评分,在肝门层面测量肝右叶及脾脏图像的信号强度(SI)和噪声值(SD),计算肝脏信噪比(SNR)和肝脾对比噪声比(CNR),比较两组间图像差异。结果:屏气序列和自由呼吸序列主观评分分别为4.48±0.68、4.54±0.65(P=0.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由呼吸序列的肝脏SNR及肝脾CNR分别为41.80±7.75、5.74±3.48,屏气序列的肝脏SNR及肝脾CNR分别为27.9±9.62、4.16±3.77,自由呼吸序列的肝脏SNR及肝脾CNR均高于屏气组(P<0.05)。结论:LAVA-Flex序列结合膈肌导航技术,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影像,对于屏气欠佳或无法屏气患者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 袁颖任浩钟朝辉徐辉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胸部低剂量CT应用大螺距及高机架转速行扫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袁颖钟朝辉
- 胸部低剂量CT应用大螺距及高机架转速行扫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在胸部低剂量CT扫描时应用大螺距及高机架转速降低扫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 Optima CT680 CT机对胸部仿真体模进行四组扫描。其中A组螺距比0.984:1,机架旋转时间1.0 s;B组螺距比1.531:1,机架旋转时间1.0 s;C组螺距比0.984:1,机架旋转时间0.4 s;D组螺距比1.531:1,机架旋转时间0.4s。将获取的图像利用0.625 mm层厚的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层厚5 mm,记录每组图像的扫描时间,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并比较轴位5 mm层厚图像的客观噪声。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对5 mm层厚轴位图像和MPR图像磨玻璃密度结节(GGN)进行主观评分。结果四组图像,客观噪声及X线剂量基本一致。扫描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9.29 s、6.39 s、3.42 s和2.56 s。各组5 mm层厚轴位图像在对GGN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中等或良好(k>0.4)。多平面重建图像在对GGN主观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中等或良好(k>0.4)。结论胸部低剂量CT检查时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结合大螺距、高机架旋转时间,可有效地降低扫描时间,防止呼吸伪影的产生。MPR图像空间分辨率略有下降,但轴位图像质量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 袁颖吴天棋钟朝辉
- 关键词:图像质量
- 探讨在颈部CTA扫描时利用生理盐水注射流率变化提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
- 目的 探讨在行颈部血管CT造影(CTA,CT angiography)检查时利用生理盐水注射流率的变化提高图像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60例行颈部血管CT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常规组)和B组(增...
- 孔艳红钟朝晖袁颖卓磊
- 关键词:生理盐水注射流率锁骨下动脉
- 宽体探测器CT不同扫描方式对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轴位扫描方式和螺旋扫描方式对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胸部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螺旋扫描,B组采用轴位扫描。记录患者的扫描时间、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比较两组图像肺尖部、肺中部及肺底部区域的客观噪声及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由2名具有十年以上放射工作经验的医师采用双盲法对获得的CT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肺尖部及肺底部层面两种扫描方式的噪声值及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中部层面两种扫描方式的噪声值及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扫描和轴位扫描的曝光时间分别为2.22±0.24、4.23±1.19s,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有效剂量分别为0.51±0.12、0.46±0.10mSv,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部低剂量CT扫描,宽体探测器CT轴位扫描方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射线利用率并减小辐射剂量。
- 吴柯薇钟朝辉王振常袁颖秦翔宇李妍
- 关键词:图像质量
- 头颈部CTA扫描时利用生理盐水注射流率的变化提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在头颈部血管CT造影(CTA)检查时利用生理盐水注射流率的变化提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60例行头颈部血管CT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扫描方案:100 KV,NI12。注射方案:对照组:先注射优维显370 mg/ml 30 ml,流率3 ml/s,后生理盐水50 ml,流率3 ml/s;实验组:先注射进行优维显370 mg/ml 30 ml,流率3 ml/s,后生理盐水50 ml,流率6 ml/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受检者注射侧目标血管(主动脉弓、左右颈总动脉)的CT值。采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两组锁骨下静脉对比剂残留产生的伪影程度。对比两组图像质量。结果目标血管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的CT值对照组分别为288.16±23.88、333.03±28.61、336.53±29.24,实验组分别为364.23±10.11、392.83±58.54、389.13±61.5,实验组C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对比剂残留产生的伪影明显多于实验组。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显示对照组优秀5例,较好22例,较差3例;实验组优秀16例,较好14例,较差0例,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头颈CTA检查时生理盐水的注射流率是对比剂注射流率2倍时能够提高目标血管的CT值,明显减少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内对比剂残留产生的伪影,改善图像质量。
- 孔艳红钟朝辉徐岩骆金凯袁颖张婷婷
- 关键词:生理盐水注射流率锁骨下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