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晗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癌
  • 4篇磁性
  • 3篇肝硬化
  • 3篇靶向
  • 3篇靶向治疗
  • 3篇成像
  • 2篇顺磁性
  • 2篇纳米
  • 2篇肝癌组织
  • 2篇肝硬化肝癌
  • 2篇癌组织
  • 2篇MRI评估
  • 2篇超顺磁性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2篇磁性纳米
  • 2篇磁性纳米粒子
  • 1篇肿瘤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机构

  • 5篇扬州市第一人...
  • 1篇扬州大学第二...

作者

  • 5篇李澄
  • 5篇顾晗
  • 3篇黄瑞岁
  • 3篇焦志云
  • 1篇成维艳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第四届全国磁...

年份

  • 5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鼠肝硬化肝癌模型的建立及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增强前后磁共振成像表现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大鼠肝硬化肝癌模型,研究肝硬化背景下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SPIO)增强前后肝癌的检出率,并分析SPIO在大鼠肝硬化肝癌诱发过程中不同病变组织内分布变化情况,探讨其用于评估肝脏Kupffer细胞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予0.1 mg/ml的二乙基亚硝胺(DENA)溶液自由饮用,对照组饮用灭菌生理盐水。实验组分别于给药后第10、20周各取10只先进行磁共振(MR)平扫,再注入SPIO后1 h行MR增强扫描,大鼠扫描完成后立即处死。同理,对照组10只于第20周MR扫描完成后立即处死。分析MR图像,取血标本进行肝功能测定,取肝脏标本进行HE和普鲁士蓝染色病理学检查。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s相关分析。结果较之对照组,大鼠的AST及ALT 10周组明显升高,20周组显著升高,3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注入SPIO 1 h后增强扫描,肝脏组织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PSIL)最大为正常肝组织,单纯性肝硬化、远癌肝硬化组织次之,肝癌组织最小,4者间PS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20周肝硬化肝癌组,SPIO增强后各序列上肝癌检出率明显提高,肝脏与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NR)较增强前明显提高,增强前后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鲁士蓝染色显示不同肝脏组织中的蓝染颗粒数与SPIO增强后MR各序列信号变化呈线性相关趋势,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ENA诱发SD大鼠肝硬化肝癌的模型与人类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较为类似,通过SPIO增强MR扫描不但能间接反映不同病变组织中Kupffer细胞数量及功能状态变化,而且有利于肝硬化背景下早期肝癌结节的检出,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指导意义。
黄瑞岁李澄顾晗焦志云
关键词:肝硬化肝肿瘤磁共振成像
磁性纳米粒子在肝细胞癌磁共振成像及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超顺磁性纳米粒子作为新型材料在临床领域应用广泛,如医学成像及诊断、药物靶向治疗、磁热疗等。它不仅可以在肝细胞癌(HCC)的早期作出特异性诊断,更是一种理想的靶向药物纳米载体。介绍了磁性纳米粒子作为靶向药物载体的性质特点、磁共振成像原理、靶向HCC的作用机制等,重点介绍了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及功能化,及其在主动靶向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认为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必将在HCC的诊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顾晗李澄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靶向治疗肝癌
运用MRI评估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在肝硬化肝癌组织中分布变化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SPIO)作为MRI对比剂在肝硬化肝癌组织中分布变化情况,探讨其用于分子靶向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35只,体质量(200±20)g,鼠龄3个月。按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实验组25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予质量浓度0.1mg/mL的二乙基亚硝胺(DENA)溶液自由饮用,对照组饮用灭菌0.9%氯化钠溶液。于给药后20周先进行MRI平扫,再注入SPIO后1、24、48、72、96h分别行MRI增强扫描,每一时段5只。同理,空白对照组每一时段取2只。分析MRI图像,取血液标本进行肝功能测定,取肝脏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和普鲁士蓝染色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大鼠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130.43±8.83)、(415.00±55.44)U/L]较对照组[分别为(39.57±7.25)、(132.93±39.03)U/L]显著升高(P<0.001)。正常肝组织及肝硬化组织,注入SPIO后1 h,各序列上肝脏组织信号明显下降,24 h肝脏组织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PSIL)达到最大,48、72、96 h后均下降,各时段PS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20周肝癌组织,注入SPIO各时段其信号无明显变化(P>0.05)。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正常肝组织及肝硬化组织蓝染的Kupffer细胞数在24 h达到最多,后逐步减少;部分高分化肝癌组织散在少许蓝染的Kupffer细胞,低分化肝癌组织内无蓝染细胞。不同肝脏组织SPIO增强后MRI各序列信号变化与组织中蓝染的Kupffer细胞数呈线性相关趋势,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正常=0.927,r肝硬化=0.912,P<0.01)。结论通过MRI扫描动态观察SPIO分布变化情况,不仅可用于肝脏恶性病变的检出,而且具有将SPIO作为MRI对比剂用于分子靶向成像的潜能。
黄瑞岁李澄顾晗焦志云成维艳
关键词:肝硬化肝癌靶向治疗
运用MRI评估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在肝硬化肝癌组织中分布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SPIO)作为MRI对比剂在肝硬化肝癌组织中分布变化情况,探讨其用于分子靶向成像的可行性。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予0.1mg/m...
李澄黄瑞岁顾晗
文献传递
磁性纳米粒子在肝癌MR成像及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李澄顾晗焦志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