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梦和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工程力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混凝土
  • 2篇应变能
  • 2篇应变能释放率
  • 2篇应力
  • 2篇应力强度
  • 2篇应力强度因子
  • 1篇断裂过程区
  • 1篇断裂能
  • 1篇性能参数
  • 1篇虚拟裂缝模型
  • 1篇判据
  • 1篇裂缝
  • 1篇混凝土断裂
  • 1篇混凝土断裂能
  • 1篇混凝土损伤
  • 1篇混凝土损伤模...
  • 1篇尺寸
  • 1篇尺寸效应

机构

  • 5篇河海大学

作者

  • 5篇王向东
  • 5篇刘梦和
  • 3篇邵兵
  • 2篇王跃锋
  • 1篇华曦

传媒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空间复合型裂纹的性能参数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进行空间复合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K与应变能释放率G的关系研究,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基于最大主应变准则对Ⅰ型裂纹、Ⅲ型裂纹以及空间复合型裂纹的扩展进行理论分析,应用主应变下的空间复合型裂纹开裂断裂准则推导出Ⅰ-Ⅲ复合型裂纹K与G的关系式,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关系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关系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软件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邵兵王向东刘梦和
关键词:应力强度因子应变能释放率
Ⅰ-Ⅱ复合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和应变能释放率的关系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探究复合型裂缝的应力强度因子K和应变能释放率G的关系,基于最大应力准则,采用能量法对Ⅰ-Ⅱ复合型裂缝的扩展进行理论分析。根据单一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和应变能释放率的关系,推导出Ⅰ-Ⅱ复合型裂缝K与G的关系公式,利用Abaqus软件建立Ⅰ-Ⅱ复合型裂缝的有限元模型,计算Ⅰ-Ⅱ复合型裂缝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应变能释放率,与推导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二者误差仅为2.5%,验证了推导公式的合理性。
刘梦和王向东邵兵
关键词:应力强度因子应变能释放率
混凝土压缩损伤参数的尺寸效应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浇筑标准及非标准尺寸混凝土试件,以掺入引气剂模拟初始损伤,研究混凝土压缩损伤参数的尺寸效应,当非标准尺寸试件在m(引气剂)∶m(水泥)=0、0.001、0.002和0.003时,其弹性模量随引气剂量的增加而减小,分别为32.76、28.77、26.80和26.29 GPa,经由损伤理论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分析,得出混凝土的无损弹性模量为36.38 GPa,初始弹性模量为32.76 GPa,峰值弹性模量为26.7 GPa。拟合分析结果可验证损伤参数尺寸效应的一般规律,并可导出大尺寸试件的损伤参数。
邵兵王向东王跃锋刘梦和
关键词:混凝土尺寸效应
用损伤法计算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的等效缝长被引量:1
2013年
在混凝土结构宏观裂缝前缘存在一定范围的断裂过程区,若考虑其影响,则裂缝失稳扩展的临界缝长已不再是初始缝长a0,而是最大荷载对应的等效临界缝长ac,即ac=a0+Δae,其中Δae是断裂过程区的等效裂缝长度。损伤力学认为混凝土从开始受力到最终破坏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损伤产生、积累、发展的过程。在计算断裂过程区等效缝长时,应考虑混凝土初始损伤及σ-ε曲线上升段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本文运用灰色理论计算了楔入劈拉实验试件的初始损伤D0和损伤阈值Df,并基于虚拟裂缝模型原理,运用损伤力学理论,对初始裂缝为a0的混凝土楔入劈拉试件进行研究,推导得到了断裂过程区的等效缝长Δae及对应的损伤度。
王跃锋王向东华曦刘梦和
关键词:混凝土损伤模型断裂过程区虚拟裂缝模型
混凝土复合型裂缝的断裂能及其判据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到断裂能与能量释放率的关系,继而根据试验研究测出的单一型裂缝的断裂能,进行单一型裂缝断裂能与断裂韧度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了单一型裂缝的断裂能与能量释放率之间的关系,再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混凝土复合型裂缝的断裂能。基于Ⅰ型、Ⅱ型、Ⅲ型、二维复合型(Ⅰ-Ⅱ、Ⅰ-Ⅲ、Ⅱ-Ⅲ)和三维复合型(Ⅰ-Ⅱ-Ⅲ)的应力强度因子断裂临界曲线和临界曲面(即完整的系列K判据),通过各复合型裂缝的断裂韧度,得到相应的能量释放率,进而获得复合型裂缝的断裂能,绘出断裂能临界曲线和曲面,从而建立了完整的系列断裂能G判据。
刘梦和王向东
关键词:混凝土断裂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