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强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黄金集团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甘肃天水李子金矿床物质组分及金银赋存状态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甘肃天水李子金矿具有斑岩型和韧性剪切带型两种类型的金矿床。本文在详细野外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光薄片鉴定、人工重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化学物相分析、电子探针波谱分析等技术方法,查明了矿床主要具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金矿石类型,其中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斑岩型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斑岩型-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矿石以条带状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为主,斑岩型金矿矿石以浸染状构造、斑点状构造、块状构造为主。两种矿石类型主要载金矿物均为黄铁矿,次为黄铜矿和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绢云母和绿泥石;金矿物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以裂隙金及粒间金为主,粒度主要集中于0.074~0.010 mm之间,银主要赋存于斑岩型-蚀变岩型金矿石中;矿石的结构构造有利于各矿物的单体解离,在细磨条件下大部分金矿物易于解离呈单体金,综合回收率93.5%以上。本文研究成果为区域成矿作用的深入认识及选矿流程设计提供了可靠资料。
- 刘云华刘怀礼高洪兴李志国庄晓张永强郑绪忠魏均启
- 关键词:金矿床赋存状态
- 西秦岭小沟里金矿、三洋坝金矿成矿环境演化与成矿模式探讨
- 2015年
- 西秦岭小沟里金矿、三洋坝金矿位于徽成盆地西成铅锌矿田中西部。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这2个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的成矿环境、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总结出矿床的成矿模式。矿区金矿体赋存于以绿泥绢云千枚岩为主的中泥盆统西汉水组上段(D_2x^(2-3))第三岩性层中,为燕山早期的沉积变质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的变质热液矿床,成矿期经历了徽成盆地闭合、隆升、造山期,对应于秦岭造山带碰撞造山、陆内推覆剪切构造演化阶段。矿体整体上顺地层产出,并受一套中酸性、钙碱性层状花岗斑岩脉及其上下盘北西西向挤压韧性构造带的复合控制。在陆内推覆剪切、压扭作用的大构造环境下,赋矿地层及矿体在走向和倾向上呈舒缓波状。受后期张、剪性构造的改造,矿体增厚,Au品位增高。本次研究为西成盆地成矿规律研究提供基础研究资料,为矿山企业下一步找矿方向以及外围资源整合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 丁高明卢树东祁小军张永强闫常魁李帅
- 关键词:成矿环境成矿模式西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