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奇生

作品数:25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重点学科资助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鸟类
  • 3篇两栖
  • 3篇鳞片
  • 2篇滇蛙
  • 2篇形态分化
  • 2篇叶酸
  • 2篇蛇鳞
  • 2篇食性
  • 2篇鼠胚
  • 2篇鼠胚胎
  • 2篇胚胎
  • 2篇皮纹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物种
  • 2篇显微结构
  • 2篇小鼠
  • 2篇小鼠胚胎
  • 2篇小鼠胚胎发育
  • 2篇李仙江

机构

  • 23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西南林学院
  • 2篇国家林业局
  • 2篇云南省森林灾...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气象局
  • 1篇云南工商学院
  • 1篇正大集团

作者

  • 25篇李奇生
  • 6篇周杰珑
  • 5篇周伟
  • 5篇李旭
  • 3篇杨丽萍
  • 2篇杨熙
  • 2篇陈粉粉
  • 2篇王晓彤
  • 1篇吴新然
  • 1篇梁丹
  • 1篇李明会
  • 1篇周世萍
  • 1篇杨琴
  • 1篇马焕成
  • 1篇马国强
  • 1篇李惠娟
  • 1篇高歌
  • 1篇万海龙
  • 1篇郭子发
  • 1篇王春萍

传媒

  • 4篇西南林业大学...
  • 3篇四川动物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畜禽业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Zoolog...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第九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和血雉的食物关系
采用粪样显微分析法对云南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进行食性分析,旨在弄清两种同域分布的雉类食物组成情况和夏、秋、春三个季节的食物变化及两者...
梁丹李丁李奇生马国强罗旭
关键词:白尾梢虹雉血雉
云南省镇沅县两栖动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对云南省镇沅县两栖动物生境的居民区、水田、湖泊、农地溪流、林地以及林区山涧等不同生境进行样带调查,设计样带10 m×1 000 m,共涉及调查样带50条。共记录两栖动物2 096只,隶属2目、7科、22种;利用物种多样性测定法(Shannon-weaver index&Pielou index)评价了各生境条件下两栖动物的多样性,并进一步探讨了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与栖息环境的关系及其与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的关系。
李奇生张庆周杰珑杨丽萍
关键词:两栖动物多样性栖息环境
缺须墨头鱼不同地理居群的形态分化被引量:2
2013年
分布于长江、红河和澜沧江水系的缺须墨头鱼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为确认不同地理居群之间是否发生形态分化,将采自以上3个水系32个采集点的248尾标本按照所属水系,分为金沙江、澜沧江、元江和李仙江4个组,对其外部形态特征以及可数性状进行比较,并运用多变量形态学方法对其18个常规性状和17个框架结构性状进行分析。形态比较结果显示,金沙江水系个体在头部和吸盘性状上与其他组间的存在一定差异;可数性状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分组间缺须墨头鱼没有明显分化;主成分分析分散值点图显示,没有任一组被独立分出。所以,形态比较与形态度量学研究结果都不能证明其有明显的分化。
何茜李旭周伟李奇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形态分化
李仙江流域江城干旱前后长石爬鮡的遗传多样性
2013年
为了解气候及环境变化对鱼类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对预防和避免生态失衡提供参考依据,2009—2010年于干旱前后,在李仙江流域江城采集长石爬鮡标本24尾,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干旱前后长石爬鮡(Euchiloglanis longus Zhou)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条引物对干旱前后2个群体24个个体共扩增出58条带,其中多态位点34个,占58.62%。干旱前期群体多态位点比例、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51.72%、0.229 8和0.328 1,干旱后分别为39.66%、0.164 1和0.237 2。干旱前后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95 8,遗传相似性为90.86%,遗传分化系数为0.172 0。干旱后长石爬鮡遗传多样性有所降低,但仍然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维持。
杨丽萍李奇生杨熙周伟
关键词:RAPD李仙江流域干旱
云南大理机场鸟类多样性及鸟击防范被引量:1
2022年
为制定鸟击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大理机场及其周边生境鸟类组成、数量、集群情况、栖息生境、飞行高度等进行调查,于2019年1、3、6、10月采用样线法观察和记录鸟类,在机场周边共设置16条样线,总长度为29.61 km,分析大理机场鸟类风险。结果显示:调查记录到130种16281只鸟类,留鸟83种,占63.8%;其次是冬候鸟33种,占25.4%。记录鸟种中,食虫性鸟类67种,占51.5%,杂食性鸟类26种,取食植物和种子的鸟类18种,肉食性鸟类12种,取食果实和花蜜的鸟类7种。鸟类多样性季节变化明显,秋、冬季的鸟种数多于春、夏季,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在秋季最高,而在冬季最低。根据鸟类重要值和风险系数,对每种鸟在不同季节的鸟击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风险等级为极危的鸟类为家燕、黄臀鹎和家鸽,风险等级为高危的鸟类共6种,根据这9种鸟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该机场的鸟击发生概率。
田静洪磊王莹莹李奇生胡远芳罗旭
关键词:鸟类多样性
不同地理种群东方墨头鱼(Garra orientalis)的形态分化被引量:7
2013年
为确认分布于闽江、珠江、红河水系和海南岛的东方墨头鱼居群间存在的形态差异是否达到亚种或种的水平,该文将采自上述4个水系共72尾标本根据水系分为四组,比较了10个外部形态特征,并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13个框架结构特征和23个常规特征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散点图显示,海南岛居群相对集中,但仍未能与其他3个水系居群完全区分,而其他3个水系居群则完全混杂在一起。该研究结果表明,形态特征比较和形态度量学分析难以区分东方墨头鱼的不同地理居群,其种或种下分化研究需借助于分子生物学方法。
杨熙周伟李旭李奇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红河水系2种盆唇鱼的分类地位研究
2016年
本文探讨红河水系壮体盆唇鱼Placocheilu robustus Zhang,He et Chen和纹尾盆唇鱼P.caudofasciatus(Pellegrin&Chevey)的分类地位,期望从外部形态和内部骨骼特征方面发现更可靠的分类依据。研究采用外部形态比较、内部肌肉和骨骼解剖比较的方法,2种盆唇鱼共检查和测量标本134尾,解剖观察各3尾。结果表明,吻皮的流苏不成列,难以计数;背鳍、臀鳍、尾鳍和腹鳍条数,侧线鳞和围尾柄鳞数等等可数性状在2种盆唇鱼均未显示差异。纹尾盆唇鱼的背鳍前鳞清晰可数;壮体盆唇鱼的背鳍前鳞隐埋于皮下,不容易直观观察。壮体盆唇鱼和纹尾盆唇鱼胸腹部无鳞区域的大小没有明显差异。2种盆唇鱼的吸盘长/吸盘宽、吸盘长/头长和尾柄高/尾柄长等比值相互重叠,没有明显间断区分二者。口吸盘的形态、头部形态、身体斑纹和各鳍的形态特征等在2种盆唇鱼无差别。肌肉和骨骼的比较结果表明,2种盆唇鱼除尾鳍基骨存在稍许差异,其他骨骼形态上均未发现明显差异。根据外部形态和解剖学特征比较结果,作者认为壮体盆唇鱼与纹尾盆唇鱼之间没有明显区别,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有效种,壮体盆唇鱼为纹尾盆唇鱼的异名。
李明会周伟袁静其米李奇生
关键词:骨骼特征
云南紫溪山冬季鸟类丰富度年间变化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位于云南中部的紫溪山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为主要植被类型,气候以旱季和雨季交替为主要特点,自1994年成立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来,鸟类资料一直较为匮乏。采用样线法、直数法、至高点观察、夜间鸣声和红外相机调查等5种方法,调查2010-2017年冬季鸟类的丰富度。结果表明:野外共记录到鸟类177种,分属14目51科,占云南省鸟类945种的18.73%,其中9种为楚雄州首次记录。留鸟147种,占83.05%;冬候鸟29种,占16.38%;迷鸟1种,留鸟是紫溪山冬季鸟类群落的主要组成。基于回归分析,鸟类丰富度和春季降水正相关。在干旱的滇中地区,春季降水有利于紫溪山春季鸟类的繁殖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并影响冬季鸟类丰富度。另外,还记录珍稀濒危鸟类22种,紫溪山鸟类种类远高于楚雄市市郊,是滇中地区鸟类生存和庇护的理想场所,应加强保护。
冯莹莹李奇生梁丹蒋德梦吴新然高歌王小祎范立张罗旭
关键词:降雨
昆明城市化对滇蛙食性的影响
2025年
通过比较滇蛙Nidirana pleuraden在不同城市化环境中食物组成的异同,以探讨城市化对两栖类食性的影响。2021年和2022年的6月在昆明选取9个地点,划分为城市、农村和自然3个组,并采用催吐法收集滇蛙胃容物。通过Kruskal-Wallis和Dunn’s检验评估整体以及组间个体捕食频次和食物体积的差异;利用Simper排序分析不同猎物贡献差异。结果显示:(1)农村与城市中滇蛙个体捕食频次存在显著差异(P<0.05,Z=−2.18),且食物体积存在极显著差异(χ_(2)=14.91,P<0.01,df=2);随着城市化程度加剧,滇蛙食物多样性、食物体积和生态位宽度呈下降趋势。(2)不同环境中的食物组成较为相似,存在显著差异的类群为大蚊科Tipulidae、瓢甲科Coccinellidae、蜚蠊科Blattidae和叶蝉科Cicadellidae。(3)与1998—2003年的数据相比,滇蛙的食物类群减少。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加剧,滇蛙增加了对低质量食物的摄取,符合最优觅食理论预测。
闫莹芝邬丕丽李奇生
关键词:两栖类
滇南亚种原鸡与家鸡蛋品质及体型指数分析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主要研究比较滇南亚种原鸡与家鸡品种的蛋品质和分析体尺及体型指数差异,为开发利用原鸡与家鸡品种改良奠定基础。结果显示,原鸡新鲜蛋黄比例显著高于绿耳乌骨鸡、茶花鸡及傣族鸡等地方品种(P<0.05),极显著高于海兰褐(P<0.01);蛋白比例显著低于地方品种(P<0.05),极显著低于海兰褐(P<0.01);蛋重也极显著低于家鸡品种(P<0.01)。随蛋存放时间延长,蛋比重、蛋白比例呈下降趋势,蛋黄比例呈增加趋势、原鸡表现尤为明显。家鸡品种体尺、体型指数与原鸡差异明显,其中原鸡体斜长与胸宽显著低于傣族鸡、绿耳乌骨鸡(P<0.05),与茶花鸡差异不显著(P>0.05);胸深、胸围、髋宽及胫长显著低于茶花鸡、傣族鸡及绿耳乌骨鸡等家鸡品种(P<0.05);胸骨长显著仅低于绿耳乌骨鸡、茶花鸡(P<0.05),与傣族鸡差异不显著(P>0.05)。体型指数较家鸡而言,第一胸指数、第二胸指数和髋胸指数略高,其它指数均低于家鸡。
周杰珑李旭李奇生马国辉
关键词:家鸡蛋品质体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