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超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水平井
  • 2篇松辽盆地
  • 2篇盆地
  • 2篇平井
  • 2篇泉头组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划分
  • 1篇东南
  • 1篇东南隆起区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阳离子聚合
  • 1篇阳离子聚合物
  • 1篇油藏
  • 1篇油层
  • 1篇渗透率
  • 1篇渗透率伤害
  • 1篇剩余油

机构

  • 7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7篇李超
  • 1篇郑鑫
  • 1篇刘庆旺
  • 1篇李佩敬
  • 1篇李宏伟
  • 1篇范振中
  • 1篇徐魁生
  • 1篇刘朋远
  • 1篇赵春森
  • 1篇张庆国
  • 1篇付艳双
  • 1篇李承龙
  • 1篇林荣达
  • 1篇王启华
  • 1篇刘哲宇
  • 1篇张晓秋

传媒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黑龙江科技学...
  • 1篇黑龙江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低渗透油藏菱形反九点水平井井网优化研究
2013年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保角变换和势叠加原理,对低渗透油藏菱形反九点水平井井网进行产能优化分析。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水平井无因次长度和井网形状因子及水平井无因次产量的关系,得到了不同面积、不同油层厚度和不同无因次长度时的最优形状因子和最优无因次产量,并认为低渗透油藏开采时适于采用较小的井网面积。
徐魁生李超李宏伟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无因次水平井井网优化
辽宁省昌图县泉头镇籍家岭乡泉头组剖面沉积演化特征
2011年
本剖面地处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泉头镇境内,区域构造属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沉积环境为干旱-半干旱。剖面出露的泉头组地层厚度共510.84 m,其底部与吐呼噜组灰白色凝灰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通过对剖面地层的细致考察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剖面泉头组地层沉积了一套粒度较粗的陆源碎屑岩。地层沉积相演化规律为:冲积扇相→辫状河相→曲流河相,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7种沉积亚相和12种沉积微相。
李超刘朋远林荣达
关键词:泉头组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
DMDAAC-AM共聚物研制与性能研究
2012年
DMDAAC-AM共聚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防膨剂。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为反应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共聚物防膨剂PDA。通过室内研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1.0%PDA防膨剂线性膨胀率仅为22.6%,防膨性能明显优于氯化钾溶液。当温度为150℃时,热滚动24 h防膨性能依然稳定。该防膨剂体系具有很好的抗盐性能,对天然岩心伤害率均小于20%。
王启华刘庆旺李超
关键词:膨胀率抗盐性能
钾胺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室内研究
2011年
对钾胺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进行的室内研究。钾胺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对不同渗透率岩心的伤害率小于30%,24 h静态膨胀率仅为4.32%,岩屑滚动回收率高达76%。稳定钻屑的能力强,可以有效地防止井壁坍塌。
刘哲宇张忠华李超
关键词:流变性渗透率伤害
辽宁省昌图县泉头镇五色山剖面泉头组层序地层划分
2011年
应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野外勘察资料,结合盆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得出,在松辽盆地泉头组共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古暴露界面、河道侵蚀冲刷面、岩性及岩相分界面四类层序界面;并识别划分出一个二级层序界面、两个三级层序界面、一个四级层序界面。最终将泉头组划分为三个超层序组,建立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为以后寻找新的含油气层做准备。
张庆国付艳双李超张晓秋刘志强张洪江
关键词:层序泉头组松辽盆地
阳离子聚合物黏土稳定剂的研制与室内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在室内通过对二甲胺和环氧氯丙烷进行缩合聚合反应,研制一种阳离子聚合物黏土稳定剂。通过相关实验评价性能。在20℃下,1%浓度的黏土稳定剂防膨率为87.2%。两次岩屑回收率均高于73%。24 h静态膨胀率小于27.5%。
范振中李超
关键词:阳离子聚合物黏土稳定剂防膨性能
葡萄花油层高含水期水平井参数优化
2013年
为提高大庆油田萨北过渡带葡萄花油层PI3单元的原油产量,增加最终采收率,根据葡萄花油层地质概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水平井开采参数优化研究。分析葡萄花油层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优化水平井SJ1在目的油层的井轨迹及水平井射孔射开层段位置,确定目的层内水平井最佳多段射孔组合方案及射孔方式,并划分措施隔水层位置。模拟结果表明:PI3油层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层中下部的4~6小层内,剩余油储量为33.34万t;最优水平井入靶点位于980.3m深度,钻井完钻深度为991.5 m,水平段长度约为186 m;在最佳射孔位置组合方案及分段射孔方式条件下,水平井累积产油量为1.961万t,综合含水率为96.8%。参数优化后的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合理产液量为50~60 m3/d,采收率提高了16.08%,达到了有效挖潜剩余油的目的。
赵春森郑鑫李佩敬李超李承龙
关键词: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参数优化剩余油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