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楠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载体介导无遗传物质整合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生成被引量:1
- 2017年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因其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而成为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目前i PSCs的生成主要以逆转录病毒或慢病毒为载体,而病毒载体和外源性重编程因子在受体细胞基因组中的整合,使得i PSCs存在致瘤性的安全隐患。同时,采用无载体介导的方法如重组蛋白、小分子物质的重编程效率较低。为此,目前已成功开发一些载体和方法可以介导无外源性遗传物质整合的i PSCs的生成。该文就整合后可删除的基因表达载体(Cre/lox P重组系统、piggy Bac转座子/转座酶系统)和非整合基因表达载体(ori P/EBNA1附加型载体、微环DNA载体)在i PSCs生成上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i PSCs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 栗楠郭红梅王明玉令文慧邱小燕李跃民刘旭蕾邓雅楠肖雄
- 关键词:CRE/LOXP重组系统
- 广西巴马小型猪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优化被引量:7
- 2017年
- 通过比较6种方法和5个部位分离成纤维细胞的效率,旨在优化广西巴马小型猪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结果表明:1)采用酶消化法Ⅰ所得成纤维细胞的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其死亡率与方法Ⅳ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其余处理组(P<0.05);2)冷冻保存10 d后复苏的耳部皮肤组织,经方法Ⅰ酶消化后所得成纤维细胞的密度和存活率均分别极显著低于新鲜组织方法Ⅰ处理组(P<0.01);3)组织块培养4 d后即可从其边缘长出成纤维细胞,再经过8 d培养,细胞汇合率可达100%;4)耳部皮肤组织所获成纤维细胞的密度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处理组(P<0.05),而且贴壁生长效果良好;5)所得耳部皮肤成纤维细胞可传至10代以上,其中第3代和第4代生长最为迅速;6)生长曲线显示第3代耳部皮肤成纤维细胞呈典型的"S形"生长。因此,宜选用先加0.25%胰蛋白酶+0.04%EDTA消化30 min,再用0.2%胶原蛋白酶消化30 min的方法分离广西巴马小型猪的耳部皮肤成纤维细胞。
- 张大鹏李跃民栗楠邱小燕杨波肖雄
- 关键词:广西巴马小型猪皮肤成纤维细胞酶消化法组织块培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