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慧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天然气
  • 2篇供气
  • 2篇管网
  • 2篇
  • 1篇调峰
  • 1篇多用户
  • 1篇应急
  • 1篇用户
  • 1篇直销
  • 1篇市场化
  • 1篇特许
  • 1篇特许经营
  • 1篇特许经营权
  • 1篇天然气发电
  • 1篇天然气供气
  • 1篇天然气利用
  • 1篇天然气销售
  • 1篇天然气行业
  • 1篇统购
  • 1篇统购统销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8篇樊慧
  • 1篇孙齐
  • 1篇段兆芳
  • 1篇田磊
  • 1篇王利宁
  • 1篇陈蕊

传媒

  • 8篇国际石油经济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双碳”目标下中国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议被引量:18
2022年
天然气具有灵活、安全、清洁、低碳等优势,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可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仍面临进口规模大、气电经济性差、储气调峰能力不足、清洁低碳转型难度大等诸多挑战。建议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继续加大对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支持力度,构建稳定、多元、有弹性、韧性强的进口天然气供应体系,完善多能协同共保机制;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以减污降碳协同替代、支撑新能源规模发展、最终实现集中式利用深度降碳为路径,分阶段优化完善天然气利用政策体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健全天然气应急调峰体系,完善促进灵活电源发展的市场机制;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加强全生命周期的甲烷排放管控,推进油气生产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
李航朱兴珊孔令峰王利宁樊慧向征艰
关键词:天然气
管网独立运营下天然气交易机制及合同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独立运营的国家管网公司将推动我国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油气市场体系。未来我国天然气供应市场将呈现资源来源和供应商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市场化定价成为发展方向;多气源用户将大大增加;供气商与用户方业务互相渗透,界限越来越模糊;天然气交易将形成双边合同交易模式、多方合作谈判模式、交易中心交易模式,长期合同、短期合同及交易中心合同并存。未来长期合同仍将继续占据重要地位,三大石油公司和电厂、化工用户等仍将高度重视长期合同。短期合同灵活性优势突出,合同数量和规模占比将显著增加,成为城市燃气、工业直供用户等的重要选择。交易中心合同由于其交易成本较低,市场地位将逐步凸显。伴随我国天然气市场供气商与用户不断增加和新的交易机制与合同模式的快速发展,政府的有效监管和科学的政策引导对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陈正惠宋明国谢锋樊慧
关键词:合同模式市场化
天然气在清洁能源体系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及发展建议被引量:26
2021年
天然气是我国着力培育的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受新冠疫情及国际油价暴跌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国际天然气价格深度下跌,为我国天然气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预计"十四五"我国液化天然气综合进口成本将比"十三五"低20%以上。建议抓住低气价机遇,瞄准天然气产业发展中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不足、用气成本过高、气电发展支持不力等问题,坚持既定的天然气发展目标,在提高资源保障程度、降低全产业链成本、推进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政策支持,促进天然气在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和实现碳中和目标中更好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朱兴珊陈蕊潘继平樊慧朱博骐段天宇
关键词:清洁能源能源体系天然气
优化天然气供气路径与直供直销方式探讨被引量:3
2022年
中国目前有“直连直供”“代输直供”及“统购统销”三种供气路径。“直连直供”“代输直供”可实现上下游直接对接,有助于形成多元竞争的市场格局,降低终端用气成本,其中“直连直供”更为高效直接,将成为大势所趋。“统购统销”“代输直供”模式中间环节输配费定价机制和成本监审制度仍不完善;“统购统销”“代输直供”中间环节增加输配气成本,抬升终端用气价格;“统购统销”不利于实现“气-气竞争”的供气格局和市场化的定价机制;“直连直供”“代输直供”模式有利于降低终端用气成本,但对城市燃气特许经营权形成挑战。天然气用户选择供气模式需要处理好与上游供气商、城市燃气企业、现有管道及线路规划、地方价格管理部门、多级代输环节的关系。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区域天然气管网改革,进一步完善区域管网输配定价与监审制度,出台政策统筹取得特许经营权的城市燃气企业与直供大用户之间的关系,鼓励大工业用户与上游供气商直接交易。
陈正惠宋明国樊慧
关键词:统购统销
多气源多用户供气商销售优化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中国天然气市场已经形成多供气主体、多气源、下游用户数量巨大且遍布全国、天然气跨区输送、管网互联互通显著提高的市场结构。随着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在管道运输与天然气销售分离的运营模式下,传统供气商的盈利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兴供气商可以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开展更大规模的销售活动。供气商需要优化销售结构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中国供气商面临的实际问题可归纳为两种情景——已落实气源的优化销售和增量气源的采购决策及优化销售,对此建立优化模型并展开分析。对于已落实气源的销售,要实现效益最大化,供气商应尽可能多地选择“销售价格与可变管输成本之差”相对大的用气区域和用户,而与资源的购买成本及固定管输成本无关。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新增气源的销售价格只要大于气源购买成本与可变管输成本之和,即可引入。要实现新增气源的优化销售,还要优先考虑能产生较大边际收益的用气区域和用户。
陈正惠樊慧魏繁宋明国
关键词:多用户天然气销售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天然气利用政策体系思考被引量:5
2022年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天然气在中国能源转型中的角色定位、发展路径发生一定变化。与全球天然气发展趋势不同,众多机构预测“双碳”目标下中国天然气需求在2040年前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天然气发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工业部门和城市燃气领域天然气需求也将有较大增幅。安全性、经济性、融合性是“双碳”目标下中国天然气利用的关键词。结合中国当前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体系,建议一是明确天然气优化利用政策导向,在保障居民用气基础上重点推动天然气调峰发电、交通用气等领域发展;二是鼓励以天然气为补充的低碳供暖模式应用;三是完善促进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机制设计与配套政策;四是加大对水运行业应用LNG的政策支持。
孙齐田磊樊慧钱一冰段天宇朱博骐
关键词:天然气利用天然气发电
区域管网运营模式对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2000年以来,我国多地成立了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从事天然气管输和销售业务,目前形成了统购统销、允许代输、开放型三种典型的管网运营模式。在不同运营模式下,天然气终端价格差异显著,开放型管网模式地区的天然气终端价格优势明显,统购统销管网运营模式制约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建议加快区域管网市场化改革,鼓励发展开放型管网运营模式,加快省级管网公司向纯输配公司转变,允许跨省就近供气,放开省内管网建设。
段兆芳樊慧
关键词:天然气终端价格
基于国家管网集团运行下的中国LNG接收站运营模式及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截至2020年末,中国已经投入运营LNG接收站22座,总接卸能力达8700万吨/年,到2025年中国LNG接收站总接收能力将近1.8亿吨/年。2020年10月1日,国家管网集团所属大连、天津等7座LNG接收站完全开放运营,国家管网集团成为资源周转的开放平台,传统LNG接收站运营模式正在发生重大改变。中国LNG接收站正朝着主体多元化、单站大型化、运营开放化方向发展;传统自主经营的LNG接收站将逐步对外开放,大多数向混合经营模式转变。中国LNG接收站建设应不断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增强配套功能和服务能力;提高国际LNG资源采购和国内天然气销售能力;建立协同运营机制,提升接收站周转效率;加强接收站对外公平开放,不断拓展和规范天然气交易中心的作用;在政府监督和政策指导下,推动LNG接收站高效运营以及LNG产业可持续发展。
陈正惠宋明国樊慧
关键词:LNG接收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