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振南

作品数:4 被引量:64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玉米
  • 1篇性状
  • 1篇选育
  • 1篇玉米种
  • 1篇玉米种质
  • 1篇审定
  • 1篇审定品种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气象
  • 1篇气象条件
  • 1篇种质
  • 1篇自交
  • 1篇自交系
  • 1篇小麦
  • 1篇抗性
  • 1篇间作
  • 1篇间作系统
  • 1篇光合作用

机构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王振南
  • 3篇张建华
  • 2篇马义勇
  • 2篇齐晶
  • 1篇岳尧海
  • 1篇苏义臣
  • 1篇苏桂华
  • 1篇李大勇
  • 1篇王绍平
  • 1篇路明

传媒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两种气象条件下小麦若干农艺性状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2003~2004年在长春对6个春小麦品种的6个性状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的抽穗期和穗粒数均对产量产生了正效应。而成熟期、千粒重和植株高度则在不同的年度中对产量的效应表现各异。因此,在长春地区选育小麦品种时应适当延长抽穗期、调节植株高度和成熟期,以达增加千粒重和穗粒数的目的。
齐晶张建华马义勇王振南
关键词:小麦气象条件农艺性状
十年来吉林省玉米审定品种主要病虫害分析
2024年
病虫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生物逆境,选育抗性玉米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对2012-2021年十年间吉林省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的抗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病虫害表现分析,玉米品种抗病虫害能力高低顺序为:抗茎腐病、抗玉米螟、抗穗腐病、抗灰斑病、抗丝黑穗病、抗弯孢菌叶斑病、抗大斑病;从不同熟期品种的表现来看,极早熟、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和晚熟品种抗性级别达中抗以上的品种比例分别为62.1%、57.4%、49.3%、7.8%、5.4%和0.5%,极早熟、早熟和中早熟品种的总体抗性水平好于中熟、中晚熟和晚熟品种;从年度变化趋势分析,玉米品种整体抗性水平呈下降趋势,应引起广大育种者的重视。本研究明确了吉林省玉米品种十年来的主要病虫害的抗性水平,为今后品种选育、品种审定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支撑我国玉米种业健康发展。
王振南路明苏义臣苏桂华王绍平岳尧海
关键词:玉米抗性选育病虫害
间作系统中玉米光合作用指标改善的研究被引量:56
2006年
通过对玉米和大豆间作系统中玉米的某些光合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间作种植方式下,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均表现为较单作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从整个生育期来看,4种光合指标的变化基本一致,都呈单峰型曲线变化。在抽雄期和灌浆期达到一个高峰,然后下降,但间作玉米下降的幅度要小于单作玉米。说明间作方式改善了玉米的光合作用条件,增强了玉米的光合能力。
张建华马义勇王振南齐晶
关键词:玉米间作光合作用
国外Iodent玉米种质WY11对塘四平头群自交系“四287”的改良效果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裂区和NCⅡ试验设计,对Iodent种质WY11、塘四平头群自交系"四287"及其4份遗传改良系进行了耐密性和配合力研究。结果表明:6个自交系中WY11的植株最高(208.2 cm),穗位较高(80.2 cm),秃尖长中等(0.86 cm),空秆率高(2.2%),对密度压力反应较敏感,不耐密植;四287的植株最矮(173.5 cm),穗位较矮(57.8 cm),秃尖短(0.12 cm),空秆率低(0.3%),对密度压力反应不敏感,耐密性好。W87-3的株高、穗位、空秆率、秃尖长均值分别为180.4 cm,64.2 cm,0.4%,0.93 cm,对密度压力反应敏感性弱,具有耐密植潜力;W87-1、W87-2、W87-4,对密度压力反应敏感,耐密性较差。WY11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正向最高(3.57),W87-3和四287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3.27,3.22)。在高密度下筛选出四144×WY11和四144×W87-3两个总配合力效应值高的组合,具有高产潜力。W87-3是改良成功的自交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马占林张建华李大勇王振南
关键词:玉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