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艺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网络
  • 2篇网络药理学
  • 2篇基于网络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酮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药理学研究
  • 1篇隐丹参酮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通窍
  • 1篇自噬
  • 1篇自噬作用
  • 1篇西药
  • 1篇西药治疗
  • 1篇细胞
  • 1篇联合西药
  • 1篇联合西药治疗

机构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罗艺
  • 2篇王奇
  • 1篇高欣
  • 1篇魏素芬
  • 1篇李伟荣
  • 1篇王宏
  • 1篇黄水清
  • 1篇胡玲
  • 1篇李丹艳
  • 1篇代云凯
  • 1篇陈惠芳
  • 1篇张云展

传媒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隐丹参酮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
目的:  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目前虽然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复发率仍然很高,总体生存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肝癌的药物,降低肝癌的死亡率,改善预后。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
罗艺
关键词:隐丹参酮网络药理学自噬作用
文献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交泰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交泰丸的有效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结合动物实验验证,探讨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TCMSP)检索交泰丸中黄连和肉桂2味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经过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的筛选和相关文献的检索,得到药物的有效化学成分,并进行靶点的预测。通过GeneCards和OMIM两个数据库检索与AD相关的靶点。对交泰丸和AD的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2.0软件构建交泰丸-成分-靶点网络,PPI网络和靶点-功能网络,并对这些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同时采用APP_(swe)/PS1_(dE9)双转基因小鼠构建AD动物模型,以中药复方交泰丸灌胃处理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用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脑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以初步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结果:检索黄连和肉桂2味中药,筛选得到黄连有效化学成分14个,肉桂有效化学成分7个,共得到21个有效化学成分。对这些化学成分进行靶点预测,共得到295个交泰丸靶点。对AD相关靶点进行检索,共得到912个与AD相关的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交泰丸可能对学习记忆、神经功能、细胞死亡、酶活性、炎症、免疫功能、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细胞生长和代谢有影响。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交泰丸治疗AD涉及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交泰丸4.2 g/kg组的小鼠的空间记忆障碍能力得到改善,可降低APP_(swe)/PS1_(dE9)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P<0.05或P<
高欣蔡伟武魏素芬魏素芬李伟荣罗艺张彦红李伟荣黄水清
关键词:交泰丸阿尔茨海默病网络药理学
通窍活血方药或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通窍活血方药或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收集通窍活血方药或联合西药治疗VD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3月,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合格的临床研究,共107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药治疗VD临床疗效相比,通窍活血方药或联合西药疗效优于单纯西药[OR=0.18,95%CI 0.13 to 0.23,P<0.00001];与单纯西药治疗VD改善精神状态方面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MD=0.84,95%CI 0.53 to 1.15,P<0.00001];与单纯西药治疗VD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30,95%CI-0.76 to 0.17,P=0.21];在安全性方面,其中3篇文献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了不良反应,但表现轻微,经相应处理未对临床治疗造成影响。结论当前有限的证据表明,通窍活血方药或联合西药治疗VD较单纯西药治疗更为有效,但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代云凯罗艺陈惠芳李丹艳张云展王奇胡玲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