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海萍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广西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组培
  • 1篇增殖
  • 1篇植株
  • 1篇植株再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胚性
  • 1篇胚性愈伤
  • 1篇胚性愈伤组织
  • 1篇青钱柳
  • 1篇子叶
  • 1篇组培快繁
  • 1篇组织细胞
  • 1篇组织细胞学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学
  • 1篇离体再生
  • 1篇芦竹

机构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桂林伯林生物...
  • 1篇广西特色作物...

作者

  • 4篇李伯林
  • 4篇莫海萍
  • 1篇李凤英
  • 1篇陈岑
  • 1篇李佳桐
  • 1篇赵东

传媒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农技服务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南方园艺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罗汉果组培块茎诱导及离体再生
2024年
为满足罗汉果种质资源保存和优良种苗生产的需求,以“伯林二号”罗汉果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添加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6-苄基腺嘌呤(6-BA)和多效唑的MS培养基,诱导块茎、离体保存和恢复生长,并移栽种植,比较不同处理的块茎诱导率、存活率、株高、叶片数等。结果表明,供试罗汉果块茎诱导和离体保存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05 mg/L NAA+0.50 mg/L 6-BA+1.00 mg/L多效唑,块茎诱导率为97.67%,540 d离体保存存活率为87.00%;诱导块茎恢复生长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NAA+1.00 mg/L 6-BA,存活率99.00%,根和不定芽长势良好。移栽试验发现,诱导块茎移栽存活率达到97.33%,高于组培苗,且植株长势最佳,诱导块茎恢复生长后茎段培养的组培苗和常规方法培养的组培苗移栽表现无明显差异,长势良好。
曾成莫海萍庞秋凌娄兵海邓光宙张松李伯林苏玉卿
关键词:离体再生存活率
青钱柳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6年
青钱柳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乔木植物,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研究发现其树叶具有许多生物活性。文章对青钱柳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树种培育、生物活性及产品开发以及相关文献趋势调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以期为该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苏玉卿李佳桐李伯林莫海萍赵东
关键词:青钱柳生物学特性
芦竹组培快繁研究初探被引量:2
2016年
以芦竹的幼叶、幼茎和嫩叶鞘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类型、外源激素对芦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芽体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外植体以幼叶较好;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1.5mg/L 2,4-D+0.5mg/L NAA+0.05mg/L KT为最适,出愈率高达(92.22±1.11)%;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以MS+0.2mg/LNAA+2.0mg/L6-BA为宜,芽的分化率达到40.00%;芽体增殖培养基以MS+4.0mg/L6-BA为宜,增殖系数达到(3.10±0.02);再生植株移栽到泥炭∶田园土=1∶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到95%以上。
陈岑李伯林莫海萍
关键词:芦竹愈伤组织分化增殖
罗汉果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2014年
为建立罗汉果高频再生体系,以无菌萌发种子的子叶为外植体,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6-BA与2,4-D或NAA配比均能诱导罗汉果子叶形成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但NAA比2,4-D更有利于罗汉果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诱导子叶胚性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mg/L,诱导率为76%。罗汉果胚性愈伤组织为淡黄色或黄色,结构松散,呈颗粒状。2.0 mg/L TDZ能有效促进不定芽的分化,分化率为83.3%。组织细胞学观察发现,子叶胚性愈伤组织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再生植株。随着愈伤组织表面逐渐转绿,其内部细胞首先分化形成维管组织,然后出现瘤状结构的外表面。在瘤状结构內靠近表层的部位有多个分生细胞中心,分生细胞中心向外分化形成不定芽。
莫海萍李伯林苏玉卿李凤英
关键词:子叶胚性愈伤组织不定芽组织细胞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