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珍
- 作品数:4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白银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白银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中国南方暴雨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7
- 2015年
- 本文利用中国南方地区225个测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onte Carlo检验、滑动T检验、Mann-Kendall分析等方法,分析了50年来南方地区暴雨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华南、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成都平原是相对多暴雨区。大多数地方暴雨日数趋势不显著,东部略有增多,西部略有减少趋势。但成都平原显著减少,1992年发生突变,长江中下游的暴雨日数有较明显的增多趋势,1986发生突变;在季节分布上,冬季最少,夏季最多,春季多于秋季。冬季暴雨主要出现在华南,略有增多趋势;春季主要出现在华南、长江中下游平原,变化趋势不明显;夏季暴雨最多且有显著增多趋势。其中,华南略有增多,长江中下游显著增多,成都平原显著减少;秋季主要出现在滇南–华南–浙西等沿海地区,无明显趋势;受东亚季风影响,南方各地暴雨日数都为单峰型,其中成都平原8月为峰值,其余各地6月为峰值,成都平原暴雨集中在7~8月,长江中下游平原集中在5~6月,华南集中在5~8月。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南方暴雨日数响应气候变化,增温显著区,暴雨增多,增温不显著区,暴雨减少。
- 陈少勇张晓芬郭俊瑞郭玉珍
- 关键词:暴雨日数气候变化
- 气候变暖背景下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变化特征被引量:4
- 2012年
- 利用祁连山区及周边29个气象观测站近41年秋季云形状和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出现频率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特征,探讨了秋季层状云出现频率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并选用同期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对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的环流特征和水汽输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出现频率为8%~26%,呈西少东多的空间分布。②近41年来,祁连山区秋季增温1.2℃,气温变化的倾向率为0.29℃/10a,8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了增温的突变。③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的出现频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近41年来减少约11%,倾向率为-2.7%/10a,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与同期祁连山区显著增温相对应,层状云出现频率减少更为明显,层状云出现频率与气温呈明显的反相变化趋势。④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祁连山区的层状云出现频率减少,减少的幅度从西北向东南递增。当祁连山区秋季平均气温在升高1℃时,祁连山区层状云出现频率减少2%~10%,祁连山西段、中段减少2%~4%,祁连山东段减少4%~10%。⑤祁连山区秋季层状云偏多与偏少年在欧亚500 hPa环流场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层状云偏多年,极涡向亚洲北部伸展,东亚大槽较偏弱,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脊前偏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沿偏西北路径向中国西北地区输送,中亚地区到高原上不断有低值系统发展东移,同时南支槽加强,来自阿拉伯海、南海、东海的暖湿气流向内陆地区的输送明显加强,与进入高原北部的冷空气交绥,从而使祁连山区层状云出现频次增多;层状云偏少年,中亚-中国西北地区暖性高压异常加强,东亚大槽偏强,冷空气活动路径偏东,亚洲大陆至西太平洋冬季风特征明显,偏北风加强,不利于东南暖湿气流向西北内陆地区的输送,冷暖气流在祁连山区交绥次数减少,从而使祁连山区层状云出现频次减少�
- 石光普石圆圆郭玉珍陈少勇林纾郭俊庭
- 关键词:气候变暖层状云
- 中国西北地区初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26
- 2013年
-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35个测站,1961年-2009年历年逐日地面最低气温和NCEP/NCAR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子波分析、功率谱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2.49a中国西北区初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西北地区初霜冻开始最迟的地方在陇南-陕南,平均出现在11月上旬,其次是南疆盆地出现在10月中下旬;初霜冻开始最早的地方在青海高原,一般开始在8月下旬,其余的地方初霜冻开始在9月中下旬-10月上旬。初霜冻开始期的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北疆、高原北部和南部;②西北地区初霜冻平均以1.8d/10a的速率推迟,1986年有明显的突变现象,近49a来初霜冻有显著的2~3a周期;③西北地区有85%的站点以(2-4)d/10a的速率推迟,通过各年代际的变化来看,1980年代以来有50%以上的站偏迟,特别是近10a,有接近90%的站偏迟:④从环流特征量分析,影响西北地区初霜冻的环流特征量主要有副高正相关和极涡负相关;10月500hPa高度场合成分析表明,初霜冻偏迟年,东亚大槽浅,西太副高偏西偏强,亚洲中北部盛行纬向环流,中国西北区处于新疆脊控制之下,不利于出现降温天气;初霜冻偏早年,乌山脊强,东亚槽深,西太副高偏东偏弱,亚洲中北部盛行径向环流,西北地区上空不断有来自乌山脊前的冷空气,易形成强降温天气。
- 陈少勇郑延祥楼望萍郭玉珍
- 关键词:初霜冻气候变化环流特征
- 甘肃旱作农业区降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2年
- 利用甘肃旱作区35个气象站1961—2007年日降水量和1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从建站到2007年逐年4—10月旬土壤重量含水率资料,分析了旱作区土壤湿度与降水量的关系。采用REOF把甘肃旱作区年降水量划分为4个气候子区域:陇东、陇中西部、陇中东部和陇南。结果表明:①在0~100cm各层土壤中,耕作层0~30cm土壤湿度与降水量的关系最好。②旱作区降水量和耕作层土壤湿度存在着一致的年际振荡趋势。各地土壤增湿时间与旬降水达到20mm的时间基本一致。③耕作层土壤湿度与降水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湿度对降水量的敏感性随深度逐渐降低,陇中土壤湿度对降水的敏感性大于陇东南。④不同级别的降水对土壤湿度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级别降水之间,土壤湿度的差异极其显著。降水级别从"较强-强",土壤湿度增幅最大。建立了土壤湿度与不同级别降水的关系式。
- 陈少勇郭玉珍郑延祥王劲松
- 关键词:土壤湿度降水量旱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