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峰
- 作品数:7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浅析网络舆情产品的公共决策功能
- 2017年
- 互联网作为公众话语表达的渠道重要性与日俱增,形式多样的网络舆情产品逐渐成为政府公共决策的重要依据。网络舆情的负面倾向、技术倾向、管理倾向决定了舆情产品的实用工具属性。政府和企业强烈的需求促使网络舆情业迅速成熟并走向激烈竞争。网络舆情产品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内参,向决策层输入信息时具有封闭而高效的特点。网络舆情产品在公共决策中的传播功能日益显著,并成为一种新的政治传播形式。
- 陈海峰
- 关键词:公共决策内参政治传播
- 从自媒体把关模式看舆论管理被引量:4
- 2014年
- 在自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的"把关人"理论遭遇范式危机。经对信息把关模式的分析,自媒体和大众传媒分别遵从的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和"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把关逻辑。迥异的把关逻辑不仅打破了原有的舆论格局,同时也使我国当前的舆论管理处于"双重失控"的困境。
- 陈海峰
- 关键词:自媒体
- 微博舆论监督中的新变化与老问题被引量:4
- 2013年
-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舆论监督表现出几个新的特征:公众回归监督主体地位;监督对象更加偏向公权力;无序化;微博舆论领袖成为重要因素。同时,与传统媒体一样,微博舆论监督存在与司法活动冲突、过分依赖政治环境等老问题。良性的舆论监督格局需要微博和传统媒体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 陈海峰
- 关键词:舆论监督传统媒体
- 我国主流媒体转基因报道的框架分析——以2007年—2012年《人民日报》报道为例被引量:4
- 2013年
- 本文采用框架分析的方法对2007年至2012年《人民日报》关于转基因话题的96个核心文本进行了研究,按照主题梳理了"科技发展"、"法治监管"、"食品安全"、"粮食经济主权安全"四个报道框架,接着按照栏目维度从"科普"、"专版"和"系列报道"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 陈海峰
- 关键词:《人民日报》转基因
- 简论“两个舆论场”的内涵与价值被引量:51
- 2014年
- 本文对"两个舆论场"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认为它与舆论初始含义相去甚远。"两个舆论场"体现出新媒体时代官方舆论引导效力下降、民间意见场域勃兴的趋势,其原因是中国社会转型、改革步入"深水区"以及网络技术勃兴共同作用的结果。"两个舆论场"蕴涵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对于创新当今时代的舆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使之在对立中走向统一,是解决"两个舆论场"问题的最佳途径。
- 张征陈海峰
- 关键词:舆论场新媒体舆论管理
- “暴走漫画”的传播学解析被引量:9
- 2014年
- 作为互联网上一个个性鲜明的文化现象,"暴走漫画"展现出许多与众不同的传播特征。本文从媒介与文化的关系视角入手,对"暴走漫画"幽默作品的文本特征、生产与传播机制和文化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传播学解析。认为"暴走漫画"已经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后现代文化特征,同时指出"暴走漫画"可能影响未成年受众群体成长的问题。
- 陈海峰
- 关键词:后现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