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1篇再手术
  • 1篇再脱离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玻璃体
  • 1篇增生性玻璃体...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视网膜脱离
  • 1篇视网膜脱离术
  • 1篇视网膜脱离术...
  • 1篇手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后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网膜
  • 1篇小梁

机构

  • 2篇桂林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秦程
  • 2篇伍莹
  • 1篇廖妙云
  • 1篇谭宣云
  • 1篇孙建国
  • 1篇高翔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再脱离的原因及再手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再手术的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5例(25眼)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复发患者行巩膜外垫压、环扎术、玻璃体手术或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硅胶垫压、环扎术,术中观察视网膜裂孔的位置、数目,结合前次手术的有关资料,分析视网膜脱离复发原因。随访6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视网膜脱离复发的25眼中,新裂孔形成7眼(28.0%),原裂孔封闭不良8眼(32.0%),新裂孔形成和原裂孔封闭不良并存10眼(40.0%);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展16眼(64.0%)。再次手术:行巩膜扣带术7眼(28.0%),行玻璃体切割术11眼(44·0%),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硅胶垫压(环扎术)术7眼(28.0%);眼内填充硅油9眼,填充体积分数14%C3F8气体10眼。随访期末,24眼(96.0%)视网膜复位,1眼(4.0%)视网膜复位后再脱离;21眼(84.0%)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裂孔封闭不良、产生新裂孔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展是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原因。根据玻璃体视网膜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良好。
秦程孙建国高翔伍莹谭宣云
关键词: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两种结膜瓣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对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穹隆部为基底的球结膜瓣和角膜缘为基底的球结膜瓣在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对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的影响。方法将45例(55眼)原发性青光眼并接受复合小梁切除术者随机分成2组:A组:27眼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球结膜瓣;B组:28眼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球结膜瓣。术后观察2组患眼眼压、滤泡、前房深度。全部患者术后观察6个月。结果 2种结膜瓣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均有显著降眼压效果(P<0.01);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眼球按摩促进滤泡形成中出现被动性滤泡渗漏B组多于A组。结论 2种结膜瓣的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都有相同良好的效果。鉴于穹隆部为基底的球结膜瓣在眼球按摩中有较高被动性滤泡渗漏,因此角膜缘为基底球结膜瓣的复合小梁切除术更安全。
秦程伍莹廖妙云
关键词: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功能性滤过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