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宇姣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通痹方剂结合西药治疗寒痹型风湿性关节炎对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自拟通痹方剂结合西药治疗寒痹型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寒痹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自拟通痹方剂结合西药治疗,疗程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表达水平。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9.0%,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2.9%,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痹方剂结合西药能够减轻寒痹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葛玉霞唐宇姣
- 关键词:寒痹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8
- 从诠释学浅析“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被引量:3
- 2016年
- 从诠释学的理解、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对中医学经典名句"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做了简要分析和论述,并对叶天士治疗湿病学术思想进行了简要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医学经典语句理解和解释应当遵循文本原始含义,并在一定的前提下进行理解和阐发。
- 唐宇姣
- 关键词:中医经典诠释学湿热病叶天士
-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技术流程优化对血管再通时间及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技术流程优化对血管再通时间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样本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取栓治疗,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流程接受机械取栓治疗,观察组优化机械取栓技术流程。结果:观察组的血管再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术后2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9、16.259、6.760,P<0.05)。观察组的血栓逃逸率、术后再闭塞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0、3.970、13.370,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09,P<0.05)。结论:优化机械取栓技术流程可缩短再通时间,减少取栓次数,改善患者预后。
- 冯贤荣唐宇姣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
- 对脑肿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对脑肿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然后,观察这些患者脑内各动脉(包括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及颅内动脉)成像的质量。结果 :这些患者脑内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及颅内动脉成像的清晰度均较高。结论 :对脑肿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可清晰地观察到其脑内各动脉的情况。
- 冯贤荣杨东东唐宇姣
- 关键词:脑肿瘤
- 血清mir-34a和Sirt1水平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分析血清microRNA-34a(mir-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水平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斑块形成组及斑块未形成组(其中又分为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并检测各组血清mir-34a、Sirt1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mir-34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ir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斑块形成组血清mir-34a水平显著高于斑块未形成组,血清Sirt1水平显著低于斑块未形成组(P<0.05);血清mir-34a水平预测斑块形成的AUC值为0.913,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2.90%、85.70%;血清Sirt1水平预测斑块形成的AUC值为0.874,敏感度及特异度为71.40%、91.50%;不稳定斑块组血清mir-34a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血清Sirt1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血清mir-34a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AUC值为0.767,敏感度及特异度为51.00%、90.90%;血清Sirt1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AUC值为0.756,敏感度及特异度为57.60%、87.80%。结论血清mir-34a、Sirt1水平异常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稳定性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脑梗死的预警指标。
- 唐宇姣冯贤荣杨东东王宝佳李启正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