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治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厌氧
  • 7篇污泥
  • 4篇厌氧消化
  • 3篇污泥厌氧
  • 3篇产甲烷
  • 2篇厌氧发酵
  • 2篇蒸汽爆破
  • 2篇接种物
  • 2篇垃圾
  • 2篇干发酵
  • 2篇餐厨垃圾
  • 2篇产酸
  • 2篇产酸发酵
  • 1篇氮浓度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絮凝
  • 1篇絮凝效果
  • 1篇驯化
  • 1篇厌氧污泥

机构

  • 9篇农业部沼气科...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北京市优质农...

作者

  • 9篇尹小波
  • 9篇唐治
  • 8篇李强
  • 8篇耿宇聪
  • 7篇周正
  • 2篇吴波
  • 2篇代莉蓉
  • 2篇李政伟
  • 1篇张敏
  • 1篇贺静
  • 1篇王星
  • 1篇罗斌

传媒

  • 6篇中国沼气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强化脱水污泥厌氧干发酵产甲烷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化脱水污泥厌氧干发酵产甲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脱水污泥置于蒸汽爆破釜中,加入重量为脱水污泥重量1‑5%的氧化钙并搅拌均匀,于温度180~200℃、压强1~1.5MPa的条件下维持10~30...
尹小波耿宇聪李强唐治周正邓雅月代莉蓉
文献传递
一种强化脱水污泥厌氧干发酵产甲烷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化脱水污泥厌氧干发酵产甲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脱水污泥置于蒸汽爆破釜中,加入重量为脱水污泥重量1?5%的氧化钙并搅拌均匀,于温度180~200℃、压强1~1.5MPa的条件下维持10~30...
尹小波耿宇聪李强唐治周正邓雅月代莉蓉
厌氧消化对污泥中重金属及病原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考察厌氧消化对重金属(Ni,Cd,Cu,Pb,Cr,Zn,Hg,As)的浸出毒性和形态分布及病原微生物灭活和去除的影响,对某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了21 d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实验。结果表明:污泥中重金属形态改变不明显,Pb和Hg主要以稳定态存在,Ni,Cu,Cr,As主要以不稳定态存在。根据污泥中重金属的总量、形态分布、稳定性和迁移风险等因素考虑,Ni和Cd应作为优先控制的指标。厌氧消化过程中,8种重金属的浸出率最高不超过1%,浸出浓度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鉴别标准值。研究还显示,厌氧消化后细菌菌落总数降低了88.8%~94.7%,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降低都超过99%,沙门氏菌未检出,说明厌氧消化对污泥中的病原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杀灭和去除作用。
陈泾涛唐治耿宇聪罗斌周正李强尹小波
关键词:厌氧消化污泥重金属病原微生物
餐厨垃圾高温中试两相厌氧发酵的稳定性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考察在高负荷条件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稳定性,采用餐厨垃圾为发酵原料,以某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接种污泥,在中试规模条件下,采用产酸相中温(35℃,0.33 m3)产甲烷相高温(55℃,1.6 m3)进行连续式发酵。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产酸相有机负荷可达29.27 kg VS·(m^3·d)^(-1),产甲烷相有机负荷为6.04 kg VS·(m3·d)-1,容积产气率平均为5.61 m3·(m^3·d)^(-1),原料产气率平均达0.913 m3·(kg VS·d)-1,甲烷浓度平均为73.07%,总菌数为2.41×109个·m L-1,产甲烷菌最高为7.08×108个·m L-1,产甲烷菌数占总菌数的29.4%。两相厌氧发酵工艺可实现餐厨垃圾高负荷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李政伟尹小波王星唐治张敏李强吴波耿宇聪邓雅月
关键词: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中试稳定性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厌氧污泥絮凝效果及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文章验证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厌氧污泥的絮凝效果和对厌氧污泥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CPAM投加量为100 ppm时,厌氧污泥的固含率(TS)可达2.14%,污泥的回收率(以COD计)可达80%;当CPAM的投加量达到150 ppm时,不会抑制厌氧污泥活性。
唐治陈泾涛李强耿宇聪尹小波
关键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厌氧污泥絮凝污泥活性
两种物理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对预处理污泥的微观形态,破解度(DDCOD),挥发性脂肪酸(VFAs)含量,产气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了高压均质和超声波两种预处理方法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均质和超声波预处理都显著地破坏了污泥的絮体结构,但前者破坏作用更加强烈。经过高压均质预处理,污泥VFAs提高206.5%,DDCOD达5.4%,厌氧消化12 h后VFAs较对照组提高589.4%,20 d底物产气量和产气率分别提高57.2%和51.4%;经过超声波预处理,污泥VFAs提高22.9%,DDCOD达2.0%,厌氧消化12 h后VFAs较对照组提高507.0%,20 d底物产气量和产气率分别提高18.5%和17.3%。试验结果证明采用高压均质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性能提高更显著。
陈泾涛唐治吴波耿宇聪周正尹小波
关键词:污泥预处理高压均质超声波厌氧消化
外加酶对剩余污泥水解与厌氧消化的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转化效率,文章探讨了外加蛋白酶或纤维素酶对污泥的水解和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最适投加量分别为60 mg·g-1TS和20 mg·g-1TS,两种酶的最适反应时间和温度均为4 h和50℃;在此反应条件下,污泥的SCOD分别能提高12%和28%。经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厌氧消化,产气量分别提高7.3%和12.9%。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外加蛋白酶或纤维素酶可以促进污泥的水解和厌氧消化转化效率。
唐治耿宇聪李强邓雅月贺静周正尹小波
关键词:纤维素酶蛋白酶水解厌氧消化
预处理和菌种驯化对剩余污泥连续厌氧消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转化效率,文章探讨碱/超声联合预处理和菌种驯化对污泥厌氧连续消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碱/超声联合预处理可以提高污泥的可生化性,污泥的SCOD增加了9742.9 mg·L^(-1),在后续的厌氧消化中甲烷产量提高20%;与原始菌种相比,驯化菌种可提高产甲烷量6%;污泥连续厌氧消化的最适有机负荷可达到2.3 kg VS·m^(-3)d^(-1),水力停留时间缩短为20 d。
唐治尹小波周正耿宇聪邓雅月李强
关键词:污泥菌种驯化
氨氮浓度对餐厨垃圾两相发酵中产甲烷相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文章实验采用产酸相中温产甲烷相高温两相发酵工艺,逐步提高系统中有机负荷,以此研究产甲烷相中氨氮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结果表明:氨氮浓度随有机负荷的提高而增大,当有机负荷提高到7.3 g VS·L-1d-1时,氨氮浓度上升到5386 mg·L-1,容积产气率最高达4.1 L·L-1d-1,系统运行良好;当有机负荷达到7.7 g VS·L-1d-1时,氨氮浓度达到6144 mg·L-1,系统出现氨氮抑制;抑制解除后,系统可在有机负荷为3.4 g VS·L-1d-1,氨氮浓度为4586 mg·L-1的条件下稳定运行,容积产气率达到2.5 L·L-1d-1。实验结果还显示:在高浓度氨氮条件下可强化乙酸的代谢,但对丙酸和丁酸的效果不明显。
李政伟尹小波李强刘莹宋文芳周正唐治邓雅月
关键词:氨氮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