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孟凡臣

孟凡臣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研...
  • 1篇电子克隆
  • 1篇生物质谱
  • 1篇吡哆醛激酶
  • 1篇克隆
  • 1篇白质
  • 1篇大豆

机构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胡英考
  • 2篇孟凡臣
  • 1篇张艳贞
  • 1篇李雅轩
  • 1篇晏月明
  • 1篇李蕊
  • 1篇蔡明华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豆吡哆醛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以拟南芥吡哆醛激酶基因(PK)的蛋白质序列为信息探针,对大豆(Glycine max)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和序列拼接,获得了全长为1 102 bp的大豆吡哆醛激酶基因的cDNA序列,经RT-PCR克隆和序列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与电子克隆序列一致(GenBank登录号为DQ006813)。该cDNA序列的开放阅读框(ORF)位于第119-1 045位,推测编码308个氨基酸。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该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情况和对强光逆境的反应,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大豆根茎叶中都有表达,对强光逆境不敏感。将大豆PK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AAY85186)、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AK94021)、水稻(Oryza sativa,ABA99785)、小麦(Triticum aestivum,AAR00318)和油菜(Brassica napus,ABE73472)的吡哆醛激酶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其一致性分别为:81%,75%,78%,79%和76%。比对结果说明在植物中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存在显著的相似性。根据蛋白比对结果绘制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代表了它们在经典分类上的地位。
李雅轩李蕊孟凡臣蔡明华胡英考
关键词:大豆电子克隆吡哆醛激酶
生物质谱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6年
生物质谱是蛋白质组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近年来,生物质谱在鉴定通量、分辨率和灵敏度等方面均有质的飞跃,从而促进了蛋白质组研究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本文就生物质谱技术的原理、技术和仪器发展现状,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孟凡臣张艳贞胡英考晏月明
关键词:生物质谱蛋白质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