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昀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交通运输燃油消费端替代方式分析及建议
- 2015年
- 介绍了天然气、醇醚燃料、电池等几种交通运输燃油消费端替代方式,从能量来源、能量转化效率、燃料费用、环保、技术及分销系统成熟程度等方面对几种替代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比。建议中国石化积极应对燃油替代冲击,转型发展,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并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具体建议。
- 张国昀
- 关键词:天然气醇醚燃料电池
- 如何应对汹涌而来的电动汽车革命
- 2018年
- 面对"电动革命",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也不能惊慌失措、自乱阵脚,要保持战略定力,从容应对。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电动汽车发展,国内电动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快速攀升,纯电动比例逐年提高。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53.8%和53.3%,市场占比2.7%。在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中,85%左右为纯电动汽车,比2016年提高4个百分点。
- 张国昀
- 关键词:燃油车燃油汽车汽车销量氢燃料电池汽车
- 低阶煤分质利用的前景展望及建议被引量:14
- 2014年
- 介绍了低阶煤分质利用的优势、基本流程、下游产品路线和关键加工工艺,分析了我国低阶煤分质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中国煤炭资源特点,指出分质利用是今后具有发展前景的煤炭高效利用方式,并提出相关建议。
- 张国昀
- 关键词:低阶煤多联产
- 德国可再生能源法案(2014年版)新举措及其对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启示被引量:5
- 2015年
- 近年来,德国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电价高企、对电网稳定性和能源安全造成冲击等问题。为抑制电价上涨,系统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使其更加贴近市场,德国对已有法案进行修订,颁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案(2014年版)。该法案提出了控制发展规模、退坡财政支持、引入市场化机制、合理分摊可再生能源附加费等新举措,自2014年8月1日实施以来已初见成效。德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在立法、系统规划及推进市场化等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德国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建议从加强相关能源立法、创新商业模式、落实配套条件、加快技术进步等方面,系统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做好发展可再生能源与常规化石能源的结合、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与市场化的结合、集中式与分布式的结合、储能与用能需求管理的结合。
- 张国昀
- 关键词:市场化
- 不同储能技术的经济性及应用前景分析被引量:8
- 2023年
- 储能是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减少弃风弃光、稳定电网输出的关键技术。该文总结了储能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空间,分析了不同储能技术的特点、成熟度和主要参数,并对不同储能技术的度电成本及与天然气调峰电站的经济性进行比较,展望了储能技术在石油石化领域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不同储能时长下各种储能技术表现出不同的竞争力,其中磷酸铁锂电池、抽水储能或盐穴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分别在短时、中长时和长时储能场景下显示出相对优势;但目前氢储能成本仍高于天然气调峰电站。结合石油石化行业特性,建议近期从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天然气发电等方面进行相关布局,推动储能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未来采用氢储能进行补充替代。
- 李杨楠张国昀程一步
- 关键词:储能技术指标
- 开展业务公开网上巡视的工作思路
- 2010年
- 网上巡视是确保业务公开工作促民主、促清廉、促效益的重要手段。提出开展网上巡视工作,必须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从工作流程、职责分工、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梳理存在的问题、突出监督重点的纪检监察工作思路。
- 张国昀
- 电动汽车产业对石化企业的冲击及应对策略
- 2011年
- 结合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对石化企业的冲击,以及为石化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探讨石化企业在应对电动汽车产业冲击方面可采取的途径与措施,包括开展充电(换电)站建设、介入电池材料生产等,以把握石化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 张国昀
-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