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婷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煤田
  • 2篇淮北煤田
  • 2篇构造应力
  • 2篇构造应力场
  • 1篇应力场
  • 1篇煤矿
  • 1篇煤田构造
  • 1篇古构造
  • 1篇古构造应力场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淮北矿业股份...

作者

  • 2篇解国爱
  • 2篇邹旭
  • 2篇方婷
  • 1篇张庆龙
  • 1篇王博
  • 1篇朱传峰
  • 1篇刘伟
  • 1篇李凤荣
  • 1篇董承杰

传媒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淮北煤田构造特征和形成机制被引量:17
2017年
淮北煤田位于徐宿弧形推覆构造带前缘和外缘带。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资料,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探讨了淮北煤田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以宿北断裂为界将淮北煤田划分为南、北2个构造分区,北区构造线总体走向近SN—NNE,呈向西凸出的弧形展布,以逆冲断层为主,发育侏罗山式长轴褶皱;南区构造线走向NNW和NNE,以正断层和开阔短轴褶皱为主。(2)北区处于徐宿推覆构造主体部位,萧县背斜及其以东地区为上盘推覆体,萧县背斜以西地区属上盘推覆体;南区以西寺坡断层为界,该断层以东地带位于徐宿弧形构造带东南末端,属推覆构造上覆系统,西寺坡断层以西地区为推覆体下伏系统。(3)自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后,淮北煤田至少经历了3期较大的构造事件,即印支期近SN方向的挤压,形成近EW向断裂构造为主;燕山早期NWW—SEE方向的强烈挤压作用,形成徐宿弧形构造;燕山晚期NNE—SSW方向挤压,在煤田内形成大量NNE—SSW方向正断层。
方婷解国爱王博张庆龙解思伊邹旭
关键词:淮北煤田古构造应力场
淮北煤田孙疃煤矿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被引量:10
2015年
淮北煤田孙疃煤矿位于童亭背斜东翼中段,为一地层走向近南北的单斜构造,被一系列走向NE的正断层所切割。在系统分析煤矿地质资料基础上,结合淮北煤田区域构造特征,探讨了不同期次构造应力场及其对井田构造的影响,揭示了该矿构造形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孙疃井田自北向南可以划分为3个构造分区,各区块小断层具有不同构造特征。2小断层断距与延展长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回归直线方程是显著的。3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沉积后,经历了两期较大的构造运动,早燕山期NWW-SEE向强烈挤压作用形成区内共轭断层;晚燕山期NNE-SSW向挤压形成区内NE向的主控断层及大量的小断层。
解国爱董承杰李凤荣刘伟朱传峰方婷邹旭解思伊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