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长明

作品数:9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云模型
  • 3篇煤炭
  • 3篇可持续力
  • 3篇持续力
  • 2篇顶煤
  • 2篇顶煤冒放性
  • 2篇云理论
  • 2篇综合评价
  • 2篇围岩
  • 2篇围岩稳定
  • 2篇围岩稳定性
  • 2篇冒放性
  • 2篇煤炭资源
  • 2篇可拓
  • 1篇研究生科研
  • 1篇云发生器
  • 1篇正态云
  • 1篇正态云模型
  • 1篇指标体系
  • 1篇隧道

机构

  • 9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北省委党校

作者

  • 9篇李长明
  • 7篇薛黎明
  • 5篇苏超
  • 5篇刘保康
  • 1篇崔超群
  • 1篇黄瑜
  • 1篇王建宗

传媒

  • 2篇铁道标准设计
  • 2篇矿业科学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中国矿业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系统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云理论的煤炭企业转型效果研究
2019年
选择河北省某煤炭企业为例,选取18项评价指标,通过云理论对各项指标分级进行划分,兼顾指标分级的模糊性。通过云发生器得到确定度矩阵,与云理论改进的AHP得到权重矩阵,两者结合得到该煤炭企业的评价矩阵和煤炭企业的转型效果云图,实现转型效果的可视化。结果表明:该煤炭企业处于Ⅲ级转型效果中等,与实际转型效果相符,验证了其准确性。对该煤炭企业的转型因素进行了优势和限制分析,为该煤炭企业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也为煤炭企业转型效果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准确的方法。
姚建业张珊郝国强李长明
关键词:煤炭企业云理论云发生器
基于博弈论-可拓云模型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被引量:12
2018年
围岩稳定性评价是隧道施工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多指标性和不相容性,将博弈论与主客观赋权法相融合,结合云模型理论对可拓理论进行改进,建立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博弈论—可拓云模型。以某隧道3种围岩地段为例,选取岩体完整性、单轴抗压强度、结构面平均间距等6个因素为评价指标,利用物元理论构造物元,运用云模型确定各类别等级的正态云关联度,将博弈论用于赋权得到组合权重,将各类别等级的关联度与组合权重相结合,从而得到等级特征值,并通过等级概念云图确定隧道围岩稳定性等级,经与既有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将该模型进一步应用于京广铁路大瑶山隧道试验洞段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考虑传统经典域中各指标的模糊性与随机性,避免隶属于单一等级的弊端,并计算出不同等级的概率,为围岩稳定性评价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参考方法。
王建宗郑志学李长明苏超徐翠云
关键词:隧道围岩稳定性博弈论可拓学云模型
基于正态云模型的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力评价被引量:25
2017年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力发展水平、能力和发展趋势,不仅仅是个地区问题,更应是资源保障问题,因而对我国资源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力定量测度研究较少,且现有评价方法不能同时兼顾指标的模糊性与随机性的难题,该研究将正态云模型引入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力综合评价。从资源、经济、环境(含人口)三方面构建矿产资源可持续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正态云模型结合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不仅使得指标特点得以保真,而且各指标权重的计算量也大大减少,提高了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以湖南省2010—2015年间的矿产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矿产资源可持续力定量测度。结果显示,6年间,湖南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力状态虽然始终处于III级(一般)状态,但可持续力综合值从2.600 0上升到3.070 8,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力水平有日趋增加态势;个别评价指标仍处于较弱状态,单位GDP能耗量、万元工业产值中矿业产值比率、人口密度单因子得分值均<2.5,表明这些指标相对较弱,有待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善。该评价结果与实地调研基本吻合,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本方法在定量评价中能兼顾随机性和模糊性,且计算过程简便,结果可靠,能为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提供参考。
薛黎明崔超群李长明朱琳龙黄瑜刘保康
关键词:矿产资源可持续力正态云综合评价
基于云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被引量:20
2020年
针对综合评价中指标阈值确定缺乏理论依据和综合评价模型无法兼顾系统的随机性与模糊性的不足。本文采用云变换思想对指标数据进行分级确定等级阈值,采用云模型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基于云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将该方法用于煤炭资源可持续力进行研究,选取了煤炭资源现状、消耗量、新增量和协调性4方面14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将指标数据带入逆向云发生器中,通过云变换确定各指标的等级阈值,最终建立评价模型。采用本文方法对我国19个煤炭大省进行评价,该模型确定各省份煤炭资源可持续等级并进行排名。采用四象限图对排名第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排名最后的河北省进行分析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
薛黎明李长明郑志学王豪杰苏超刘保康
关键词:综合评价云模型
基于FP-tree与云变换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围岩稳定性指标体系暂无统一的标准,且现阶段地下工程呈现大型化和密集化的趋势,所以现有的围岩稳定性体系难以适用于围岩准确分级。对此,将现有的分级标准及文献中分级体系进行汇总建立指标数据库,通过FP-tree进行关联挖掘得到围岩稳定性的分级指标,并采用变异系数法验证体系的稳定性。运用云变换得到该体系中各指标的等级云图,对各指标进行分级,实现等级的软划分,考虑等级阈值的模糊性,使分级标准更符合思维逻辑和工程实际。将该体系应用于工程实际中,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吻合,证明该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围岩稳定性评价提供一套简洁适用的体系,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
薛黎明李长明郑志学孟硕王恩王豪杰
关键词:围岩稳定性指标体系FP-TREE阈值
基于PCA-FDA模型的顶煤冒放性评估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为合理评估顶煤冒放性、判定煤层能否进行综放开采,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与Fisher判别分析(FDA)构建了PCA-FDA的顶煤冒放性评估模型。该模型选取煤层赋存深度、煤体单轴抗压强度、煤层夹矸层厚度、煤层厚度、煤层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直接顶充填系数6项指标作为顶煤冒放性评估的样本变量,运用PCA消除变量间重叠信息,提取了4个主成分作为FDA的判别因子,并运用FDA对我国23个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实测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同时,利用回代估计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正确率为91.30%,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山西省的2个工程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科学合理、结果可靠,为顶煤冒放性评估和放顶煤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参考方法。
薛黎明郑志学苏超李长明刘保康李洪亮
关键词:顶煤冒放性主成分分析FISHER判别分析
基于矩估计-TOPSIS评判模型的顶煤冒放性分级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针对顶煤冒放性分级评价中影响因素较多的特点,运用矩估计理论,综合考虑赋权的主客观因素,对影响顶煤冒放性各指标权重进行优化集成,弥补了其他评价方法存在主观性较强的不足。以邯郸陶二矿为例,将矩估计理论与TOPSIS法结合,构建了顶煤冒放性评价的矩估计-TOPSIS评判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10组顶煤冒放性分级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其他评价模型所得结果一致,符合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可靠,具有实用性,可为放顶煤开采方法选择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薛黎明苏超郑志学朱琳龙李长明刘保康徐翠云
关键词:顶煤冒放性组合赋权理想解贴近度
基于理想点-可拓云模型的煤炭资源可持续力评价被引量:11
2018年
论文针对煤炭资源可持续力评价中多指标信息不相容的问题以及评价等级划分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综合运用可拓云理论与理想点组合赋权法,建立煤炭资源可持续力评价的理想点-可拓云模型。该模型根据可拓云理论构造了物元可拓云模型,通过关联函数确定了各等级云关联度,并与各指标理想点组合权重相结合,从而得到可持续力综合云关联度,确定了煤炭资源可持续力评价等级。将该模型应用于河北省2015年煤炭资源可持续力评价,评价等级特征值为3.069,可知评价等级最接近Ⅲ级,通过云发生器计算各等级概率,结果表明,2015年河北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力处于中等水平,与实地调研结果基本相符。该方法科学合理、结果可靠,为资源可持续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薛黎明刘保康郑志学李长明张水晶朱琳龙苏超徐翠云
关键词:理想点可拓理论云模型煤炭资源可持续力
基于集对云模型的矿业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被引量:5
2019年
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对于我国科研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矿业高校自身特点,从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方面选取26个指标构建矿业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克服目前评价方法单一和准确性不高的问题,运用集对分析的联系数描述系统的不确定性,运用云模型实现指标的模糊分级,将两者结合建立集对云模型,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将该模型应用于矿业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通过对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11矿业高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强于普通矿业高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实际情况相符,对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薛黎明王豪杰李长明朱琳龙郑志学杜玉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