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杰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听神经瘤的个性化手术治疗策略初探
- 目的对于听神经瘤而言,乙状窦后入路可尝试保留听力,但缺点在于小脑牵拉和岩静脉损伤。扩大经迷路入路手术操作距离更短,对小脑组织牵拉更小,面神经两端识别更加容易,对于术前已无有效听力的患者而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手术技术,但缺...
- 王勇杰洪远王林陈高张建民
- 关键词:听神经瘤乙状窦后入路
- 肿瘤标记物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 背景: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对于原发性颅内肿瘤,目前仍未发现合适的肿瘤标记物,只能依靠术前影像学检查如CT、MRI,以及术后病理学诊断,术后随访几乎也完全依赖影像学检查,费时、费力、费钱。已有文献报...
- 王勇杰闫伟王真凌晨晗张建民
- 文献传递
- 眶内及颅眶沟通性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 王真王勇杰严锋王淳陈高
- 药物相关性卒中及其防治策略被引量:5
- 2015年
- 脑卒中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有些药物可导致血黏度增高,具有潜在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而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本身亦增加了患者颅内出血及死亡的风险。据此,本文提出药物相关性卒中的概念,并探讨患者在使用相关药物期间的颅内出血风险及需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时的围术期处理方案,旨在引起临床医师对药物相关性卒中的重视,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
- 王勇杰张建民
- 关键词:手术期间
-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及其手术治疗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SCM)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BSCM患者手术入路的选择与患者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3例BSCM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lO例,平均年龄(41±18)岁,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影像学检查、手术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和随访情况等。结果:23例患者中病变位于中脑5例,位于脑桥16例,位于延髓2例。这些患者手术方式共采用了枕下后正中入路、乙状窦后入路、幕下小脑上入路、Poppen入路、翼点入路、Kawase入路、经纵裂胼胝体三脑室入路这7种不同的手术入路,其中最后两种手术入路均首次应用于BSCM手术。病灶全切22例,次全切l例;结果神经功能障碍改善15例,无明显变化7例,加重1例,无手术中死亡病例。15例患者平均随访了3、5年,均恢复良好,未见血管瘤复发。结论:根据BSCM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精确定位病灶,可减少对周围正常神经组织的损伤,完整切除病灶,避免术后复发。
- 王真王林祝向东吴群史路峰王勇杰张建民
- 关键词:血管瘤第三脑室
- Kawase入路(膜外)和扩大颞下岩前经天幕入路(膜内)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 目的 Kawase入路(膜外)是处理累及中后颅窝病变的经典入路,经膜下的扩大颞下岩前经天幕入路也是切除该类病变的主要入路,本文探讨Kawase入路(膜外)和扩大颞下岩前经天幕入路(膜内)在临床应用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方法...
- 王林李立王勇杰秦冰陈挺陈高张建民
- 经迷路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应用及初步体会
- <正>目的:迷路入路是处理累及岩骨病变的经典手术入路,相对于耳鼻喉科医师而言,神经外科医师对此入路可能会更加陌生。本文从神经外科医师的视角探讨经迷路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适应症和优缺点;方法:回顾2018年本医疗组采用经...
- 王林王勇杰谷驰陈高张建民
- 文献传递
- 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基于kawase入路的不同扩展
- 目的 Kawase入路(膜外)是处理累及中后颅窝病变的经典入路,标准的Kawase入路一般对内听道前上的病变暴露较好,所以在一些临床病例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摸索,在标准的kawase入路基础上,根据肿瘤...
- 王林曹生龙王勇杰张建民陈高
- 关键词: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入路硬膜外入路
- 大脑前动脉复杂动脉瘤的血管重建手术
- <正>目的:大脑前动脉A1、A2段也是颅内夹层动脉瘤好发部位之一,对于这类型的复杂动脉瘤采用常规方法,往往很快复发。血管重建+动脉瘤孤立,是最佳方法。本文探讨大脑前动脉复杂动脉瘤治疗中行脑血管搭桥的指针、技巧等;方法:本...
- 王林李立王勇杰秦冰陈挺陈高张建民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