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宾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锆英砂
  • 3篇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参数
  • 2篇氧化锆
  • 2篇溶胶
  • 2篇膜层
  • 2篇碱熔
  • 2篇函数
  • 2篇KCL
  • 1篇冶金废渣
  • 1篇熔料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水洗
  • 1篇酸浸
  • 1篇涂层
  • 1篇凝胶法制备

机构

  • 7篇内蒙古工业大...
  • 4篇武汉工程大学
  • 2篇浙江锆谷科技...

作者

  • 7篇陈伟东
  • 7篇白宾
  • 5篇闫淑芳
  • 4篇徐志高
  • 4篇刘飞
  • 1篇路焱
  • 1篇马文
  • 1篇王志刚
  • 1篇范秀娟

传媒

  • 6篇稀有金属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热处理气氛对Sol-Gel法在ZrH_(1.8)表面制备氧化锆膜层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正丙醇锆为前驱体,在氢化锆表面制备氧化锆防氢渗透层。研究了当热处理温度为600℃时,不同热处理气氛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氧化锆膜层的截面形貌、表面形貌、物相组成以及阻氢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X射线衍射仪(XRD)和涡流测厚仪分别测试了氧化锆膜层的截面形貌、表面形貌、相结构及厚度。利用真空脱氢实验对膜层的阻氢性能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气氛中有氧存在时,可在氢化锆表面制得连续、致密的氧化锆膜层;而当热处理气氛中无氧存在时,所制备的氧化锆膜层不连续、均匀性差。热处理气氛中有氧时制备的氧化锆膜层的阻氢效果较无氧时要好,膜层厚度为10.1μm,渗透降低因子(PRF)值为8.4。而不同热处理气氛对氧化锆膜层的物相组成没有显著影响,膜层主要由单斜相氧化锆M-ZrO_2和四方相氧化锆TZrO_2组成,并以单斜相氧化锆M-ZrO_2为主。
闫彦同陈伟东白宾鞠红民张舒嘉徐志高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热处理温度对溶胶-凝胶法制备ZrH_(1.8)表面氧化锆膜层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锆的醇盐,以锆的醇盐为前驱体涂在氢化锆表面制备氧化锆膜层以防止氢化锆中氢析出。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氧化锆膜层的物相组成、形貌及阻氢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测试了氧化锆膜层的截面形貌、表面形貌及相结构。通过真空脱氢实验对膜层的阻氢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在600℃以上时,可以在氢化锆表面获得致密并连续的氧化锆膜层;氧化锆膜层的阻氢因子PRF(permeation reduction factor)值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热处理温度为600℃时获得氧化锆膜层的阻氢因子最高,为8.6;氧化锆膜层主要由四方相氧化锆T-ZrO_2和单斜相氧化锆M-ZrO_2组成,并以单斜相氧化锆M-ZrO_2为主。
闫彦同陈伟东范秀娟王志刚白宾徐志高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KCl对锆英砂分解机制函数及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KCl作为添加剂,根据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得的DSC曲线,对非等温动力学微分方程采用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法拟合实验数据,逻辑选择确定KCl-Na OH混合碱熔分解锆英砂的最可几微分机制函数及动力学参数,并对碱熔分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KCl-Na OH混合碱熔分解锆英砂在分解深度为0.01~0.09范围内时,最可几微分机制函数为f(a)=(1-a)2,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99.7 k J·mol-1和1×1010.39s-1。当分解深度为0.29~0.60时,最可几微分机制函数转变为f(a)=3/2[(1-a)-1/3-1]-1,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转变为139.25 k J·mol-1和1×108.52s-1。KCl的加入改变了碱熔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使得碱熔分解反应表观活化能降低,碱熔体系的反应速率增大。KCl-Na OH混合碱熔分解锆英砂反应在609~665℃时,为化学反应控速。随着碱熔分解反应的继续进行,当反应温度为730~811℃时,锆英砂表面不断被产物层包裹,反应机制转变为三维扩散,球形对称,扩散控制过程。
白宾陈伟东闫淑芳刘飞马文徐志高
关键词:锆英砂KCL动力学参数
KCl-NaOH混合碱熔分解锆英砂工艺研究
2016年
采用KCl作为添加剂,研究了KCl-NaOH混合碱熔分解锆英砂过程中KCl与锆英砂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锆英砂分解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差热-热重分析仪(DTA-TG)对分解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反应过程中的热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KCl与锆英砂摩尔比的增加,锆英砂的分解率先升高后下降,当KCl与锆英砂摩尔比为0.15时,锆英砂的分解率达到最大值,为98.26%。锆英砂的分解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反应温度超过700℃,反应时间超过30min后,锆英砂的分解率不再有明显变化。KCl-NaOH混合碱熔分解锆英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KCl与锆英砂摩尔比为0.15,反应温度为700℃,反应时间为30min。锆英砂碱熔分解后的主要产物为Na2ZrO3,Na_4SiO_4和K2SiO3。KCl-NaOH混合碱熔分解锆英砂体系在温度升高至660℃以后发生放热反应,且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生成,水蒸气不断逸出体系导致体系出现明显的失重现象。
白宾陈伟东闫淑芳路焱徐志高
关键词:锆英砂KCL碱熔
锆英砂碱熔分解机制函数及动力学参数研究
2016年
根据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得的DSC曲线,对非等温动力学微分方程采用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法拟合实验数据,逻辑选择确定锆英砂碱熔分解反应的最可几微分机制函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锆英砂及碱熔分解产物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锆英砂碱熔分解反应在分解深度为0.01~0.10范围内时,最可几微分机制函数为f(a)=(1-a)2,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245.42 k J·mol^(-1)和1×10^(13.2)s-1。当分解深度为0.28~0.66时,最可几微分机制函数转变为f(a)=3/2[(1-a)^(-1/3)-1]^(-1),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转变为163.90 k J·mol^(-1)和1×10~7.1s^(-1)。锆英砂碱熔分解反应最初先在锆英砂的外表面发生反应,为化学反应控速。随着碱熔分解反应的进行,锆英砂表面不断被产物层包裹,越来越厚的产物层对反应物质点扩散的阻碍作用增加,氢氧化钠的质点必须扩散到锆英砂颗粒内部进行反应。此时,反应阻力主要来源于扩散,反应机制转变为三维扩散,球形对称,扩散控制过程。
白宾陈伟东闫淑芳闫彦同刘飞张舒嘉
关键词:锆英砂动力学参数
锆英砂碱熔分解产生废渣中锆的回收工艺研究
2017年
通过盐酸酸浸锆冶金废渣回收碱熔过程中已发生分解的锆,分析了盐酸浓度、酸浸温度、液固比等工艺参数对碱熔过程中已发生分解的锆回收率的影响,并对锆冶金废渣中的物相组成、回收前后锆元素在锆冶金废渣中存在的形态以及对锆元素的回收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酸浓度、酸浸温度是影响锆回收率的主要因素。锆冶金废渣中已分解锆的回收率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盐酸浓度由2mol·L^(-1)增大到4 mol·L^(-1)时,锆的回收率增幅仅为4.02%。锆冶金废渣中已分解锆的回收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酸浸温度超过50℃后,锆冶金废渣中已分解锆的回收率已无明显的增长。锆冶金废渣中锆元素主要以ZrSiO_4,ZrOCl_2两种形式存在,盐酸酸浸锆冶金废渣可实现对ZrOCl_2的回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2 mol·L^(-1),酸浸温度50℃,液固比5∶1。在此条件下,碱熔过程中已发生分解的锆的回收率可达到62%。
刘飞陈伟东闫淑芳白宾蒋东民
关键词:酸浸
锆精矿火法冶金作业过程中水洗除硅的工艺研究
2018年
以碱熔分解锆英砂所得到的碱熔料为原料,研究其在水洗过程中液固比和水洗温度对碱熔料除硅效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碱熔料与水洗料的颗粒形貌以及相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液固比由4:1增长至6:1时,水洗除硅效率由22.8%增长至51.35%。当液固比超过6:1之后,水洗除硅效率不再有明显变化。水洗除硅效率随着水洗温度的升高近乎是线性增加关系。适宜的水洗除硅工艺条件为:液固比为6:1,水洗温度为60℃,此条件下碱熔料的除硅效率达到59.5%。碱熔料中NazSi03和Na4SiO2的衍射峰在水洗后消失,Na2ZrO,的衍射峰宽化且强度减弱。对比碱熔料与水洗料的形貌变化,发现水洗料颗粒松散,无明显团聚现象,有利于后续的转型、酸浸工序的进行。
刘飞陈伟东闫淑芳白宾张舒嘉蒋东民
关键词:水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