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磊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头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1篇再造乳房
  • 1篇植入
  • 1篇乳房
  • 1篇乳房再造
  • 1篇乳头乳晕
  • 1篇乳头乳晕复合...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治疗
  • 1篇乳晕
  • 1篇前哨
  • 1篇前哨淋巴结
  • 1篇前哨淋巴结活...
  • 1篇腺癌
  • 1篇淋巴结活检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篇桑剑锋
  • 2篇姚永忠
  • 2篇苏磊
  • 1篇刘军
  • 1篇黄韬

传媒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假体再造乳房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I期假体再造乳房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6年3月—2013年5月,收集4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前哨淋巴结活检提示无癌转移后,行保留NAC并置入假体,行I期再造乳房,术后定期按摩6个月以上,并给予适当的辅助治疗,术后进行外观评价。结果乳房术后外观评价优34例(80.9%),良7例(1.7%),优良率达9.6%,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5/42)。随访5~90(4.5±4.5)个月,假体植入再造乳房外观满意,初期均手感柔软度好,8~12个月出现包膜挛缩3例。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保留NAC I期假体再造乳房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是一种效果良好的乳房重建方法。
桑剑锋黄韬姚永忠苏磊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假体植入
c-Myb和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c-Myb和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和判断颈部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08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石蜡标本,包括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标本、24例甲状腺腺瘤石蜡标本和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Myb和PCNA的表达,并对c-Myb和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Myb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组织中c-Myb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yb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包膜是否完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仅与患者的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结论 c-Myb和PCNA的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且PCNA蛋白与甲状腺肿瘤的恶性行为密切相关。
张寅刘军苏磊桑剑锋姚永忠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C-MYBPC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