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爽
-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人工绿洲生态系统中土壤和植被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北屯绿洲为例被引量:9
- 2009年
- 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干旱区典型人工绿洲—北屯绿洲1989和2005年两期遥感影像进行了处理,分析了绿洲16年来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通过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及"时—空替代法"等方法,对人工绿洲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和植被对LUCC的响应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北屯绿洲耕地和盐碱沼泽地面积不断增加,垦荒和撂荒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的两个主要过程。(2)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和pH值的影响显著。(3)耕地的土壤盐分含量低于弃耕地和荒地。(4)随着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群落组成发生较大变化,优势种更替明显。
- 董爽王让会宁虎森林毅黄俊芳
- 关键词:人工绿洲土壤植被环境响应
- 北屯绿洲生态系统耗散特性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对新疆北屯绿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在绿洲发展演化过程中,绿洲与荒漠形成既相互矛盾又协调共生的非线性变幻局势,人为活动已成为绿洲涨落的主要原因。利用能值分析方法探讨了北屯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耗散过程,结果显示:北屯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投入的太阳能值总值为9.70×1019sej,而输出的太阳能值总值为6.56×1020sej,输出高于投入,是一个能值输出型的生态系统。需要人为输入能量,引入物质、知识、技术等负熵,增加系统信息量。最后,提出积极引入负熵流的负反馈策略,使人的主观行为与环境质量、生物生产力水平相统一,构建合理的绿洲生态农业结构,达到生物与环境相协调,发挥生物共生互利优势原则,最终实现绿洲生态、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黄俊芳王让会林毅黄青董爽王小飞
- 关键词:能值分析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