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柱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 碳包覆NiO纳米颗粒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3
- 2017年
- 采用直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技术成功制备了碳包覆NiO(NiO@C)纳米颗粒,并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粒度、比表面积和孔结构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谱仪、拉曼散射光谱和N_2吸-脱附等测试手段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NiO@C纳米颗粒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内核为面心立方结构的NiO纳米颗粒,外壳为碳层。颗粒形貌主要为立方体结构,粒度均匀,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在30~70nm范围,平均粒径为50nm,外壳碳层的厚度为5nm。NiO@C纳米颗粒BET比表面积为28m^2/g,等效直径为46nm,与TEM和XRD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Raman光谱说明样品中碳包覆层的石墨化程度较低,发生了红移现象。
- 谢柱谢柱魏智强朱学良冯旺军冯旺军
- 关键词:碳包覆NIO核壳结构粒度比表面积
- Co、Ni共掺杂T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室温铁磁性
- 2015年
-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镍共掺杂TiO_2纳米颗粒。实验中陈化、退火时间以及退火温度和掺杂物总量(4 mol%)保持不变,通过改变掺杂物,使掺杂物质不同(4 mol%Co,2 mol%Co+2mol%Ni,4mol%Ni),对制备的纳米晶体结构和磁性进行分析,探究掺杂物对结构和磁性的影响。形貌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_2纳米颗粒成功掺杂,颗粒大小稍有变化,结构无变化。磁滞回线由VSM磁强计进行表征。结果显示,Co掺杂TiO_2纳米颗粒磁性最强,TiO_2晶格中Ti元素为+4价;由于掺入Co^(2+)比Ni^(3+)产生的氧空位要多,导致Ti_(1-x)Co_xO_2室温铁磁性更强;当同时掺入Co^(2+)和Ni^(3+),Ti_(1-x-y)Co_xNi_yO_2没有室温铁磁性,可能是Co^(2+)和Ni^(3+)互补作用降低氧空位浓度造成的。
- 刘晓明张旭东谢柱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掺杂TIO2铁磁性
- 尖晶石型Zn_(1-x)Co_xFe_2O_4纳米颗粒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1
- 2018年
- 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不同掺杂比例的尖晶石型Zn_(1-x)Co_xFe_2O_4(x=0,0.2,0.4,0.6)纳米颗粒,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EDS)、选区电子衍射(SAE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形貌、晶体结构、粒度、光学性能和磁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掺杂比例的Zn_(1-x)Co_xFe_2O_4纳米颗粒均为结晶良好的立方尖晶石型结构,Co^(2+)以替代Zn^(2+)的形式掺杂进入到ZnFe_2O_4晶格中;随着Co掺杂量的增加,晶粒尺寸呈增大趋势,晶格常数发生膨胀。样品形貌为不规则的椭球形颗粒状,粒度比较均匀。纯ZnFe_2O_4纳米晶在室温下呈现超顺磁性,掺杂样品在室温下都具有明显的铁磁性。
- 朱学良魏智强谢柱白军善武晓娟姜金龙
- 关键词:CO掺杂铁酸锌光学性能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