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亮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双层面调控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碳流促进L-乳酸积累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调控Sacchromyces cerevisiae丙酮酸节点碳流分布促进L-乳酸积累。【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将来源于Bovine的乳酸脱氢酶基因LDH整合到S.cerevisiae CEN.PK2-1C基因组中,同时敲除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1,将碳流导向L-乳酸的积累,构建了基因工程菌S.cerevisiae CEN.PK2-1C[LDH]。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丙酮酸节点处关键酶对NADH的Km值不同,而将来源于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的NADH氧化酶(nox)过量表达于CEN.PK2-1C[LDH]中,构建基因工程菌S.cerevisiae CEN.PK2-1C[LDH]-nox。【结果】与出发菌株S.cerevisiae CEN.PK2-1C比较,S.cerevisiae CEN.PK2-1C[LDH]发酵液中L-乳酸积累量从0g/L增加到15g/L,而乙醇浓度则从27.3g/L降为16.2g/L;过量表达了nox的S.cerevisiae CEN.PK2-1C[LDH]-nox的发酵液中L-乳酸浓度则进一步从15g/L增加到20g/L,乙醇浓度从16.2g/L降为8.2g/L。【结论】本研究通过构建S.cerevisiae L-乳酸合成途径和降低NADH/NAD+比率,在引入外源途径和调控辅因子浓度两个层面上成功实现了S.cerevisiae丙酮酸代谢节点碳流的重新分布,促进了L-乳酸的积累。
- 赵亮亮汪军周景文刘立明堵国成陈坚
- 关键词:L-乳酸NADH
- 一株耐受低pH光滑球拟酵母RT-6的生理特性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一株耐受pH 1.91的光滑球拟酵母(Torulopsis glabrata)RT-6的生理特性。【方法】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比分析原菌CCTCC M202019和突变株RT-6胞内pH、胞内ATP水平、H+-ATPase酶活、膜脂肪酸组成和聚磷酸盐含量等生理学特性的差异。【结果】与原菌比较,突变株RT-6:(1)生物量和丙酮酸产量分别提高了60.6%和85.4%(56 h);(2)在胞外pH5.0、4.5、4.0时,胞内pH极显著高于原菌;(3)胞内ATP、H+-ATPase酶活和聚磷酸盐含量,在胞外pH 5.5条件下,分别提高了11.8%、13.6%和3.5%,而胞外pH 4.0时,则分别提高了61.1%、38.6%和30.9%;(4)膜脂肪酸不饱和度增强,膜的流动性更强。【结论】突变株RT-6通过促进胞内质子向胞外转运和抑制胞内质子生成,以帮助维持自身胞内pH稳定,适应低pH环境。
- 汪军秦义赵亮亮陈坚刘立明
- 关键词:光滑球拟酵母生理特性